心律不齐有心悸、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还会引发心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增加猝死风险,长期心律不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特殊人群如孕妇、女性等病情可能更易加重,有基础心脏病者猝死风险高。
一、心律不齐的症状
1.心悸: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感觉心脏跳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后更容易出现,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突然出现精神不振、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心律不齐时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导致身体供氧不足。
2.头晕:由于心律不齐影响心脏正常射血,使得脑部供血减少,从而引发头晕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眼前发黑甚至晕倒,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较差,脑部供血相对更易受心律不齐影响,发生头晕或晕倒的风险相对较高。
3.胸闷: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闷塞感,呼吸不畅,可能持续几分钟,在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比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心律不齐时胸闷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心脏供血本来就不足,再加上心律不齐进一步影响供血。
4.乏力:身体会出现疲倦、没有力气的感觉,即使没有进行剧烈活动也会感到疲惫,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对于孕妇来说,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心律不齐时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二、心律不齐的危害
1.引发心功能不全:长期的心律不齐会使心脏不能有效地收缩和舒张,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逐渐导致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儿童若长期心律不齐,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心脏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老年人的心功能不全则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卧床不起的风险。
2.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持续的心律不齐可能会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发展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情况,这种情况在有基础心脏疾病且心律不齐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对于女性而言,怀孕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会加重病情进展。
3.增加猝死风险:某些严重的心律不齐,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引发猝死,尤其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更高,在运动量大、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容易诱发,需要特别警惕。例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在剧烈运动时若出现严重心律不齐,就可能突然发生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