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单纯疱疹由主要致病型HSV-2及少数HSV-1引起属双链D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初发感染有生殖器红斑丘疹水疱等表现伴全身症状复发感染症状轻易复发,传播途径为性接触、母婴及少数间接接触,诊断靠临床表现观察和病毒学检查,治疗用抗病毒药物抑制复制难彻底清除,孕妇、免疫缺陷人群、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需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发作期防护。
一、病因及病原体特征
生殖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引起,其中主要致病型为HSV-2,少数由HSV-1引起。HS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紫外线、乙醚等易将其灭活。
二、临床表现
1.初发感染:生殖器部位出现红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水疱可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伴有疼痛、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2.复发感染:相较于初发,复发时症状通常较轻,病程较短,水疱、糜烂等表现持续时间较短,全身症状不明显,但易反复发作。
三、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如分娩时胎儿经产道接触感染;少数情况下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的物品传播,但较为少见。
四、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观察:根据生殖器部位的典型皮损表现初步判断。
2.病毒学检查:包括核酸检测(如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病毒培养(从皮损处采集标本进行病毒培养鉴定)等,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五、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目前尚无彻底清除病毒的方法,部分患者可能复发。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感染生殖单纯疱疹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或分娩时新生儿感染,需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采取剖宫产等措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2.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生殖单纯疱疹后病情可能更严重,病程更长,需加强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3.儿童:儿童感染生殖单纯疱疹多因间接接触或母婴传播,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且应谨慎使用抗病毒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及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七、预防措施
1.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殖器部位清洁。
3.若有HSV感染史,应避免在发作期进行性行为,复发期也需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