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包括体癣由红色毛癣菌等引起呈环状红斑伴鳞屑好发多汗部位儿童因皮肤屏障弱易感染成人可因环境潮湿等诱发,足癣分水疱型等与足部多汗等相关;诊断靠真菌镜检观察菌丝孢子儿童采集需温和及真菌培养明确菌种;治疗有局部用抗真菌药低龄儿童选安全药孕妇优先局部,严重泛发用口服药;特殊人群儿童用安全药避免大面积长期强效药,孕妇优先局部安全制剂,老年人控基础病注意保湿和药物相互作用;预防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常见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类型
1.体癣: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表现为环状红斑伴鳞屑,好发于多汗部位,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易感染,接触宠物等可能增加风险;成人可因生活环境潮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诱发。
2.足癣: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与足部多汗、不透气鞋袜相关,女性因穿高跟鞋等易致局部环境利于真菌滋生,病史长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二、诊断方法
1.真菌镜检:取病变部位鳞屑等标本,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或孢子,初步判断真菌感染,儿童采集标本需考虑配合度,操作应温和。
2.真菌培养:明确真菌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用于疑难病例或菌种鉴别。
三、治疗原则
1.局部抗真菌治疗: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等),低龄儿童选安全性高、刺激性小药物,孕妇优先局部外用相对安全制剂(如克霉唑)。
2.系统抗真菌治疗:严重或泛发时选用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严格掌握适应证,儿童优先外用,病情严重外用无效时遵医嘱。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皮肤薄嫩,用刺激性小、安全性高药物,避免大面积长期用强效外用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接触宠物等传染源。
2.孕妇:治疗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优先局部外用安全制剂,避免口服抗真菌药,遵医生指导用药。
3.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易复发或加重,治疗需控基础病,注意皮肤保湿,关注药物与基础病用药相互作用。
五、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多汗部位勤换衣物鞋袜,儿童活动量大易出汗需及时擦拭更换;老年人皮肤汗腺功能减退,亦需注意局部清洁。
2.避免接触传染源:减少接触患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者及宠物等,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成人从事相关职业(如兽医)需做好防护。
3.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儿童通过均衡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老年人通过适度锻炼、规律作息维持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