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红眼病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避免接触传染源,即远离高危场所、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环境清洁,要保持环境通风、定期消毒物品;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家长加强监督防护、老年人要注重自身卫生与流行期减少外出等防护。
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1.勤洗手:日常生活中要频繁用流动水及肥皂彻底清洗双手,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公共扶手等)后、触摸眼部前务必洗手,因为手是传播红眼病病原体的重要媒介,通过手-眼接触可引发感染,科学研究表明,规范洗手能显著降低手部携带病原体的几率,从而减少红眼病感染风险。
2.避免用手揉眼:尽量控制用手触碰眼部的行为,因为眼部黏膜较为脆弱,病原体易通过揉眼侵入引发炎症,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眼部清洁,不随意用手搔抓眼部周围皮肤。
二、避免接触传染源
1.远离高危场所:在红眼病流行季节或周围有确诊病例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等,这些场所人员流动大,红眼病病原体传播风险较高,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红眼病的感染几率会大幅增加。
2.不共用个人物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眼部护理用品(如眼药水、眼药膏容器等),红眼病具有较强传染性,通过共用物品可直接传播病原体,所以要严格做到个人物品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三、注意环境清洁
1.保持环境通风:居住和工作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良好的通风环境可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研究发现,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及眼部接触传播病原体的机会,一般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
2.定期消毒物品:定期对常用的家具表面(如桌面、门把手等)、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对于毛巾等接触眼部的物品,要定期用热水清洗并暴晒,利用高温和消毒剂杀灭可能存在的红眼病病原体。
四、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儿童: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家长需加强监督,教育儿童不与他人共用眼部用品,在公共场所引导儿童避免用手接触眼部及周围皮肤,同时要让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因为儿童活泼好动,接触污染源的机会较多,做好防护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通常较低,更要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期检查个人物品的卫生状况,在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降低感染红眼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