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龈红肿的原因包括口腔局部感染(如牙龈炎、根尖周炎)、全身性疾病影响(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局部刺激因素(如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家长需重视,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要及时就医,还应帮小孩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预防。
1.口腔局部感染
牙龈炎:小孩口腔卫生不佳时,牙菌斑、食物残渣等堆积在牙龈边缘,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红肿。例如,研究表明,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差是牙龈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菌斑指数与牙龈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当菌斑长期附着于牙龈缘时,会引起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出现红肿、易出血等表现。常见于3-12岁儿童,尤其是未养成良好刷牙习惯的孩子。
根尖周炎:如果小孩牙齿因龋齿等原因导致牙髓感染,炎症蔓延至牙根尖周围组织,可引起牙龈红肿。多有龋齿病史,牙齿有疼痛、松动等表现,炎症扩散至牙龈时就会出现牙龈局部红肿。比如,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牙髓,进而波及根尖周组织,引发根尖周炎,导致牙龈红肿。
2.全身性疾病影响
血液系统疾病:像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小孩的凝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可能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白血病患儿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外周血中正常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同时白血病细胞浸润牙龈组织,可导致牙龈肿胀、充血。研究发现,约有20%-40%的白血病患儿以牙龈肿胀为首发症状,牙龈红肿常呈全口性,质地较硬。
内分泌紊乱:青春期小孩可能出现内分泌变化,如性激素水平改变,可能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出现牙龈红肿。青春期时,体内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牙龈组织对菌斑等局部刺激物的反应性增高,易发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
3.局部刺激因素
食物嵌塞:小孩进食时,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牙缝中,长期嵌塞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红肿。例如,食用黏性较大或纤维较粗的食物后,食物残渣易嵌塞在牙齿邻面,若未及时清理,就会导致牙龈发炎红肿。常见于牙齿排列不整齐、有牙缝的小孩。
不良修复体:如果小孩口腔内有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其边缘不贴合、粗糙,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比如,制作不当的活动假牙,边缘锐利,长期摩擦牙龈,引起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症状。
对于小孩牙龈红肿,家长应引起重视,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出血不止等),应及时带小孩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和相关全身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要帮助小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龈红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