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角膜溃疡多有植物性异物伤或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病史起病缓,眼部有明显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且疼痛顽固,角膜病灶灰白粗糙干燥似牙膏苔垢样有免疫环卫星灶伪足进展慢;实验室检查角膜刮片镜检可发现真菌菌丝但有假阴性,真菌培养能明确菌种,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活体角膜内菌丝;需与细菌性病毒性角膜溃疡鉴别;儿童卫生差外伤后易感染进展快诊断治疗需谨慎,老年免疫力低需综合全身状况个体化治疗。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患者多有植物性异物伤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病史,起病相对缓慢,眼部主要症状为明显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疼痛程度常较细菌性角膜溃疡更为顽固,部分患者疼痛持续不缓解。
2.体征特征:角膜病灶形态具特异性,常见呈灰白色,表面粗糙干燥,外观似牙膏或苔垢样,病灶周围可见免疫环,病灶旁易出现卫星灶,部分患者可见伪足,溃疡灶进展相对细菌性角膜溃疡较为缓慢,但可逐渐向深部浸润。
二、实验室检查
1.角膜刮片镜检:通过刮取角膜病灶部位组织进行涂片,显微镜下可发现真菌菌丝,不同致病真菌菌丝形态有差异,如曲霉菌菌丝呈分隔、分支状等,该检查可快速初步判断是否为真菌感染,但存在假阴性可能。
2.真菌培养:将角膜刮取物接种于特定培养基进行培养,能明确致病真菌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培养一般需数天至数周不等,不同真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特性不同,如念珠菌培养可见特定菌落形态。
3.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在活体状态下观察角膜组织内真菌菌丝,有助于早期诊断,能清晰看到角膜组织内的菌丝结构,为真菌角膜溃疡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直观依据。
三、与其他角膜溃疡的鉴别要点
需与细菌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溃疡等鉴别。细菌性角膜溃疡起病急,多有脓性分泌物,溃疡灶进展快,边缘浸润明显,显微镜下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细菌;病毒性角膜溃疡常伴有感冒等前驱病史,角膜病灶多呈树枝状、地图状等,实验室检查病毒相关指标可呈阳性,而真菌角膜溃疡的典型菌丝形态及培养结果可与之区分。
四、不同人群特点影响
1.儿童患者:儿童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眼部外伤后易感染真菌,且儿童角膜溃疡进展可能较快,由于儿童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在诊断及治疗时需更谨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2.老年患者: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眼部条件可能存在退行性改变,真菌角膜溃疡的诊断和治疗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如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全身及眼部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案需更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