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为最常见好发35岁以上由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引发具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表现,侵袭性牙周炎分局限型累及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早期牙龈炎症轻但附着丧失等进展快及广泛型累及多数牙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至30岁以下病情进展迅速等,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如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有牙龈红肿出血深牙周袋等表现需控血糖,坏死性牙周炎由螺旋体和梭形杆菌等引起具牙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等表现见于吸烟等特殊人群。
一、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牙周炎类型,好发于35岁以上人群,主要由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积累引发。其临床表现包括:①牙龈炎症,牙龈呈现红肿状态,探诊时易出血,牙龈出血是常见体征;②牙周袋形成,即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探诊深度≥3mm且伴有附着丧失;③牙槽骨吸收,通过X线片可见牙槽嵴顶吸收或骨硬板消失;④牙齿松动移位,晚期可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年龄因素会影响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的进程,年龄越大,牙槽骨吸收相对越明显,牙齿松动风险也越高。
二、侵袭性牙周炎
侵袭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主要累及第一恒磨牙或上下切牙,患牙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其他患牙不超过两颗。临床表现为早期牙龈炎症较轻,但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进展较快,20岁左右人群易出现牙齿松动移位,X线片可见第一恒磨牙牙槽骨呈垂直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吸收,生活方式中吸烟人群可能加重病情进展。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累及多数牙齿,除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外,还涉及其他至少三颗非第一恒磨牙和切牙的牙齿。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至30岁以下,病情进展迅速,牙龈炎症明显,附着丧失严重,牙槽骨快速吸收,牙齿松动脱落较早,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某些全身疾病可影响牙周组织,如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牙龈红肿出血明显,牙周袋深,牙槽骨吸收快,且血糖控制不佳时炎症不易控制,糖尿病患者需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牙周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更密切监测血糖与牙周炎的关联,因为老年机体功能衰退,血糖波动对牙周的影响更显著。
四、坏死性牙周炎
坏死性牙周炎由螺旋体和梭形杆菌等病原体引起,临床表现为牙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牙龈呈虫蚀状,有自发性出血和疼痛,口臭明显,患处牙龈触痛明显,可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多见于吸烟、精神压力大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易患此病,这类特殊人群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减轻精神压力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