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生疮因营养缺乏、免疫力因素、局部刺激、内分泌变化引发,症状为口腔黏膜现带黄假膜、周围红肿且疼痛的溃疡,进食刺激物加重,重者伴全身症状,治疗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保证睡眠等非药物干预,用局部清热药,免疫力低者遵医嘱用药,儿童需防触碰溃疡,孕妇用药需咨询,老人长期不愈要排查其他疾病。
一、口舌生疮的原因
1.营养缺乏:机体缺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B等)时,易引发口舌生疮,B族维生素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缺乏时会影响黏膜组织的正常代谢与修复功能,青少年挑食、节食人群易因摄入不足出现此类情况。2.免疫力因素: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长期疲劳、睡眠不足、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易受病原体侵袭,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口舌生疮,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弱,此类风险较高。3.局部刺激:口腔内有残根、残冠、锐利牙尖等局部创伤,或佩戴不合适的牙套、义齿等长期摩擦口腔黏膜,会引起黏膜破损,进而发展为口舌生疮,长期佩戴矫正器的青少年需留意局部刺激情况。4.内分泌变化: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口舌生疮,这与激素变化影响口腔黏膜的生理状态有关。
二、口舌生疮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假膜,周围黏膜红肿,有明显疼痛感,尤其在进食辛辣、过烫食物时疼痛加剧,可影响正常的咀嚼、吞咽及言语功能,部分严重者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三、口舌生疮的治疗
1.非药物干预: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或含漱液漱口,每日数次,以减少细菌滋生;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绿叶蔬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黏膜修复。2.药物治疗:可使用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作用的局部用药,如口腔溃疡散、冰硼散等,直接涂抹于溃疡表面,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对于因免疫力低下反复出现口舌生疮的人群,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调节免疫力的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尤其儿童应谨慎使用。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口舌生疮时要避免其用手触碰溃疡部位,防止继发感染,家长需帮助其保持口腔清洁,提供温凉易消化的食物;孕妇出现口舌生疮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方式缓解,若需用药需咨询妇产科及口腔科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药物;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恢复相对较慢,除注意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外,若口舌生疮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如糖尿病等,以便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