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幼儿阴道炎
婴幼儿阴道炎是5岁以下女童常见妇科炎症,因生殖系统发育未成熟等致局部抵抗力低易受侵袭,病因有解剖特点、卫生、异物等,表现为局部瘙痒等及全身低热等,诊断靠病史和局部检查,预防要保持清洁等,治疗需清洁和针对病原体,护理要动作轻柔等。
一、定义
婴幼儿阴道炎是女性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妇科炎症,多发生在5岁以下女童。由于婴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局部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炎症。
二、病因
1.解剖特点因素:婴幼儿的外阴发育尚未完善,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同时,婴幼儿的阴道上皮较薄,糖原缺乏,阴道内乳酸杆菌少,局部抵抗力低,易受感染。例如,女婴出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影响逐渐消失,阴道pH值呈中性或碱性,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2.卫生因素:如果婴幼儿的外阴清洁不当,如尿布更换不及时,大便污染外阴,或者用不清洁的水清洗外阴等,都可能导致病原体感染引发阴道炎。比如,粪便中的细菌容易污染外阴,从而进入阴道引起炎症。
3.异物因素:婴幼儿好奇,可能会将异物塞入阴道,异物在阴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导致阴道炎。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患儿会出现外阴瘙痒、哭闹不安、用手搔抓外阴等表现。同时,可见外阴、阴道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外阴皮肤破溃、粘连等情况。
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感染严重,可能会出现低热等全身表现。
四、诊断
1.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外阴清洁情况、是否有异物塞入阴道等病史。
2.局部检查:通过仔细检查患儿的外阴、阴道,观察局部的充血、水肿、分泌物等情况。必要时可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查找病原体,以明确感染的类型。
五、预防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女婴外阴,从前向后清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尿布要及时更换,避免粪便污染外阴。
2.避免异物塞入:家长要注意看护婴幼儿,避免其将异物塞入阴道。
3.注意衣物穿着:给婴幼儿穿宽松、棉质的内裤,减少对外阴的摩擦和刺激。
六、治疗原则
1.保持外阴清洁: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1-2次,以改善局部环境,减轻炎症。
2.针对病原体治疗: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涂抹或清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对婴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七、特殊人群(婴幼儿)护理温馨提示
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在进行外阴清洁和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幼儿的外阴皮肤。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症状变化,如果阴道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或改变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