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由慢性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病原体感染等致宫颈黏膜增生形成,有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检查诊断,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预防需保持外阴清洁、积极治疗妇科炎症、定期妇科检查,妊娠期、老年女性、有妇科病史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子宫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由宫颈黏膜在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下过度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所形成的良性病变,通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大小不一,直径多在几毫米至1厘米左右。
二、病因
1.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阴道炎、宫颈管炎等慢性炎症,会反复刺激宫颈黏膜,促使其过度增生形成息肉。2.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会促进宫颈黏膜的增生,增加子宫宫颈息肉的发生风险。3.病原体感染: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宫颈,引发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息肉形成。
三、症状表现
1.阴道异常出血:常见于性生活后或绝经后女性,表现为少量点滴状出血,颜色可为鲜红色,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2.白带增多:白带可呈黄色,伴有异味,有的白带中可带有血丝。3.接触性出血:在妇科检查或性生活时容易出现少量出血情况。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部位,可发现宫颈外口有息肉样组织突出。2.阴道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宫颈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息肉的位置、大小等。3.病理检查:将摘除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明确息肉的性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五、治疗方式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如息肉摘除术,通过手术将息肉完整摘除,术后需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较大或多发的息肉,可能需要采用电切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六、预防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日常应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避免病原体侵入引发炎症。2.积极治疗妇科炎症:一旦发现阴道炎、宫颈管炎等妇科炎症,应及时规范治疗,防止炎症迁延不愈诱发息肉。3.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若妊娠期发现子宫宫颈息肉,需密切观察息肉情况,若息肉较大影响分娩或出现明显出血等情况,可能需要在适当孕周进行处理,处理时需谨慎操作,避免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但若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也需警惕子宫宫颈息肉的可能,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定期进行妇科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3.有妇科病史人群:既往有宫颈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病史的人群,属于子宫宫颈息肉的高危人群,需更加注重定期妇科检查及炎症的规范治疗,降低息肉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