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和脚气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区分
脚癣由皮肤癣菌感染致足部真菌感染,具传染性,广义脚气包括脚癣及足部多汗、异味等,狭义有时单指脚癣。病因上脚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广义脚气中多汗等非真菌因素也可致;临床表现脚癣分水疱、间擦糜烂、鳞屑角化型,广义脚气中多汗型主要多汗,脚癣型同脚癣表现,异味型为异常气味;区分可观察症状特点,或通过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和培养,明确后脚癣抗真菌治疗,广义脚气非真菌因素致的针对相应原因处理,且不同人群需综合考虑各自特点来区分脚癣和脚气。
一、病因方面
脚癣:主要是由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所致,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共用拖鞋、毛巾等)或间接接触(如接触被污染的地板、浴室设施等)传播。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若本身有足部多汗、穿不透气鞋子等情况,会增加感染风险,有足部皮肤病史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特殊病史者也易患脚癣。
脚气(广义):除了脚癣的真菌感染因素外,足部多汗也是常见原因之一,汗液会为真菌滋生提供潮湿环境,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处于炎热潮湿环境等生活方式因素可导致足部多汗从而增加广义脚气发生几率;而单纯足部异味等情况可能与局部细菌分解汗液等有关,与真菌感染无关。
二、临床表现方面
脚癣: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多表现为足部单侧或双侧出现深在性水疱,疱液清,周围无红晕;间擦糜烂型常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白皮后基底鲜红,伴有瘙痒;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增厚、脱屑,冬季易皲裂。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脚癣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需仔细辨别。
脚气(广义):若为单纯足部多汗导致的脚气,主要表现为足部多汗,易打湿鞋袜;若为脚癣导致的狭义脚气,表现同上述脚癣的不同临床类型;而单纯异味型脚气主要是足部散发出异常气味,多因细菌分解汗液等物质引起。
三、区分方法
观察症状特点:如果足部出现水疱、糜烂、脱屑、皮肤增厚等典型的真菌感染表现,多考虑脚癣;如果主要是足部多汗、单纯异味等情况,可能为广义脚气中的非真菌性因素导致。
实验室检查:取足部病变部位的皮屑等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若发现真菌,则可明确是脚癣(由真菌感染引起);若未发现真菌,则可能是广义脚气中非真菌因素导致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方式类似,但儿童皮肤较娇嫩,操作时需更加轻柔。对于有特殊病史者,在检查时需告知医生病史,以便综合判断。
总之,通过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可以区分脚癣和脚气(广义),明确诊断后可采取相应合适的措施,比如脚癣需进行抗真菌治疗等,而广义脚气中非真菌因素导致的情况则需针对多汗等具体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区分和处理时需综合考虑各自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