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组涵盖多种类型的疾病,发病与孕妇年龄、多胎、家族史等相关,病理基础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对母婴健康有影响,需密切监测孕妇相关指标,据病情对不同人群加强监测或采取相应措施,轻度子痫前期可期待治疗,重度等多需及时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组疾病,涵盖多种类型。具体包括:
妊娠期高血压:通常于妊娠20周后发病,表现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且无蛋白尿等其他严重表现。
子痫前期:又分轻度与重度。轻度子痫前期为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140/90mmHg,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重度子痫前期则有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伴有头痛、视觉障碍、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子痫: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形式。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指妊娠前已确诊高血压或妊娠20周前发现血压升高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在此基础上妊娠后出现蛋白尿≥0.3g/24h,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蛋白尿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
慢性高血压:妊娠前已确诊高血压或妊娠20周前发现血压升高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发病相关因素
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孕妇年龄过小(<18岁)或过大(≥35岁)、多胎妊娠、有高血压家族史、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肥胖、患有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等。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注减少,进而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如胎盘灌注不足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孕妇自身可出现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如脑灌注不足可引发抽搐、昏迷,肝包膜下血肿形成可致上腹部疼痛等。
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可引发抽搐、昏迷,严重时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如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还可能出现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孕妇生命安全。
对胎儿的影响: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情况,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预后。
监测与管理要点
对于孕妇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不同人群如高龄孕妇、有高血压家族史孕妇等需加强孕期监测频率和管理强度,高龄孕妇因自身生理机能相对较弱,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更高,需更严格把控血压等指标;有家族史孕妇需提前做好孕期各项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同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度子痫前期可在密切监测下进行期待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则多需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