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菌皮肤病由致病性真菌侵袭皮肤毛发甲板等引发常见病原体有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等发病与接触感染源皮肤屏障受损机体免疫低下等相关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感染呈环形或多环形红斑伴脱屑丘疹瘙痒酵母菌感染有潮红浸渍糜烂等毛发感染见脱发断发毛发周围有鳞屑或脓疱甲板感染现增厚变色变形粗糙不平诊断方法有真菌镜检取病变部位经氢氧化钾处理镜检初步判断类型真菌培养接种培养基鉴定菌种明确病原体及药敏组织病理检查必要时皮肤活检辅助诊断复杂不典型病例治疗以抗真菌为主局部治疗适用于浅表轻度感染用外用抗真菌制剂系统治疗用于病情严重泛发或局部无效时选系统抗真菌药需掌握指征监测不良反应特殊人群中儿童选刺激性小外用抗真菌药避免影响发育的系统药孕妇优先局部治疗系统用药慎行老年人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基础疾病对用药的影响。
一、定义与病因
全真菌皮肤病是由致病性真菌侵袭皮肤、毛发、甲板等部位引发的皮肤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及霉菌等。其发病多与接触感染源(如公共场所、宠物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多汗、长期浸水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相关。
二、临床表现
1.皮肤感染:可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有脱屑、丘疹,伴不同程度瘙痒;若为酵母菌感染,皮肤可出现潮红、浸渍、糜烂等表现。2.毛发感染:可见脱发、断发,毛发周围可能有鳞屑或脓疱。3.甲板感染:甲板出现增厚、变色(如变白、变黄)、变形,表面粗糙不平。
三、诊断方法
1.真菌镜检:取病变部位皮屑、毛发或甲屑,经氢氧化钾处理后镜检,观察有无菌丝或孢子,初步判断真菌感染类型。2.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后鉴定真菌菌种,明确病原体并可为药敏试验提供依据。3.组织病理检查:必要时通过皮肤活检,观察组织内真菌形态及炎症反应,辅助诊断复杂或不典型病例。
四、治疗原则
以抗真菌治疗为主,根据感染部位、真菌种类选择合适药物。1.局部治疗:适用于浅表皮肤、毛发及甲板轻度感染,常用外用抗真菌制剂,如咪唑类(酮康唑等)、丙烯胺类(特比萘芬等)。2.系统治疗:病情严重、泛发或局部治疗无效时,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系统抗真菌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及全身状况。2.孕妇:孕期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局部抗真菌治疗,系统用药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风险,应在医生评估受益与风险后慎用。3.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药物吸收及代谢可能受影响,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刺激、过敏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关注基础疾病对用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