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性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因细菌或真菌引发的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多因甲周微小创伤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甲周红肿疼痛伴脓性分泌物等,可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诊断,局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常与足部多汗等相关,皮肤癣菌等易在潮湿环境经甲周破损处侵入,表现为甲周潮红脱屑、指甲变形变色等,靠真菌镜检及培养诊断,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治疗,预防需保持手足清洁干燥等,儿童需引导良好习惯、用药谨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血糖,老年人需注意甲周皮肤状况及兼顾整体健康。
一、定义
细菌和真菌性甲沟炎是指指甲周围组织因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真菌感染多由皮肤癣菌等引起。
二、病因
(一)细菌感染病因
多因甲周微小创伤,如撕倒刺、咬甲、修甲不当等,导致皮肤屏障受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引发感染。
(二)真菌感染病因
常与足部多汗、长期浸水、穿不透气鞋袜等因素相关,皮肤癣菌等真菌易在潮湿环境滋生,经甲周皮肤破损处侵入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细菌感染表现
甲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局部可形成脓肿,伴有压痛。
(二)真菌感染表现
甲周皮肤潮红、脱屑,指甲可出现变形、变色(如变白、变黄)、增厚等,病情顽固者可累及多个指甲。
四、诊断
通过详细病史询问(如甲周创伤史、足部多汗史等)、体格检查观察甲周皮肤表现,必要时行细菌培养(明确细菌种类)或真菌镜检及培养(确诊真菌感染)。
五、治疗
(一)细菌感染治疗
局部可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若感染严重,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等,但具体药物需遵医疗规范)。
(二)真菌感染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对于顽固或泛发的真菌感染,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但需遵循用药指征)。
六、预防
1.保持手部、足部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并擦干。
2.避免甲周微小创伤,正确修甲,不随意撕咬指甲周围皮肤。
3.选择透气鞋袜,减少足部多汗环境,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常因好奇撕咬指甲或不恰当修甲导致甲周损伤,家长需引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自行撕咬指甲,发现甲周异常及时就医,因儿童皮肤娇嫩,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治疗方式。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感染迁延不愈,需严格控制血糖,密切关注足部及甲周皮肤状况,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若出现甲周感染,应及时就医,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抗感染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防御功能下降,甲周皮肤易出现干燥、脆弱等情况,需注意保持甲周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摩擦,发现甲周红肿、疼痛等异常及时就诊,因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需兼顾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