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诊子宫息肉是通过刮取子宫内膜或息肉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可治疗的操作,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怀疑子宫内膜病变、息肉样病变诊断初步治疗,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消毒扩张宫颈,术中轻柔刮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术后要适当休息观察出血、禁性生活盆浴、按时复查病理,有出血感染子宫穿孔风险及对应处理,妊娠期需谨慎、绝经后操作要轻柔、合并基础疾病者病情稳定后评估耐受且监测术后基础疾病管理。
一、定义
刮诊子宫息肉是指通过刮取子宫内膜或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可同时起到治疗作用的操作,通过刮匙等器械搔刮宫腔内病变组织,获取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息肉性质等情况。
二、适应证
1.异常子宫出血:如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情况,怀疑与子宫息肉相关时可考虑行刮诊;2.怀疑子宫内膜病变:当超声等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回声不均等,需明确是否存在病变时;3.息肉样病变诊断与初步治疗:对于临床考虑子宫息肉但需明确病理类型及排除恶性病变者,可通过刮诊既明确诊断又可能部分去除息肉组织。
三、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妇科超声等,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术前需禁食水一定时间(具体遵医嘱),进行外阴、阴道消毒等操作,扩张宫颈;2.术中操作:医生使用刮匙等器械进入宫腔,轻柔刮取可疑组织,注意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过度损伤宫腔组织,刮取的组织会送病理检查。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休息与观察:术后需适当休息,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一般术后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若出血多于月经量或伴有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2.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术后一段时间内(通常2-4周)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3.按时复查:遵医嘱按时复查病理结果,根据病理情况决定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息肉复发等情况可能需再次处理。
五、风险及应对
1.出血: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若少量出血可通过观察及适当处理(如使用宫缩剂等)缓解,若出血较多可能需再次手术止血;2.感染:术后有发生感染的风险,表现为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需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3.子宫穿孔:较少见,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子宫穿孔,若发生需根据穿孔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保守治疗或手术修补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行刮诊子宫息肉需非常谨慎,一般非紧急情况不建议在妊娠期进行,若必须进行需充分评估妊娠风险及对胎儿的影响,严格掌握适应证;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子宫息肉可能有不同的病理表现,行刮诊时需注意子宫萎缩等情况可能增加操作难度,操作更需轻柔准确;3.合并基础疾病者:如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需在病情控制稳定后评估能否耐受手术,手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预防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