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原因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临床综合征,病因涉及基础心脏疾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与心脏泵血功能相关,临床表现有左心功能不全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循环淤血表现,了解其多方面内容对早期诊治重要。
一、病因方面
1.基础心脏疾病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生理性退变,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心肌细胞的老化、心肌纤维化等情况,从而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例如,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较高,而冠心病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之一,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心肌供血不足,长期可引起心肌重构,影响心脏功能。
性别因素:在某些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上有一定差异。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心病的发生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减弱,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逐渐接近男性。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如长期高脂饮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风险进而影响心功能;长期大量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还会影响心脏的节律和心肌的供血;过度饮酒会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病变,逐渐发展为心功能不全。
病史因素: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心功能不全。比如有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心肌本身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心功能不全;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引发心功能不全。
二、病理生理机制方面
心脏的泵血功能依赖于正常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合适的心脏前、后负荷。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收缩功能可能下降,导致每搏输出量减少;或者舒张功能受损,影响心室的充盈,进而引起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淤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例如,左心功能不全时,肺循环淤血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淤血可出现下肢水肿、肝大等表现。
三、临床表现方面
1.左心功能不全表现
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最主要的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咳嗽多在活动后或夜间发生,咳痰一般为白色泡沫痰,若合并肺部感染,可出现脓性痰。
2.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体循环淤血表现:主要有下肢水肿,多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肝脏淤血肿大,可伴有压痛;胃肠道淤血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其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等对于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