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晕厥常见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使心率减慢致脑供血不足)、心脏排血受阻(瓣膜性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等使心输出量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致右向左分流引发脑缺氧,心脏肿瘤阻塞血流通道)、心肌病变(冠心病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肌病如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致心输出量减少)。
1.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脑灌注不足。例如,室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率增快且节律不规则,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射出,从而引起脑缺血发作,导致晕厥。一些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离子通道异常,引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而增加心源性晕厥的发生风险。
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会使心率显著减慢,心脏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障碍,心率极度缓慢,不能满足脑的基本血供需求,从而引发晕厥。老年人由于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更容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心源性晕厥。
2.心脏排血受阻
瓣膜性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输出量减少。当患者活动时,对心输出量的需求增加,但狭窄的主动脉瓣限制了血液的排出,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老年人是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瓣膜退行性变等因素易引发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较少见,但也可导致右心室排血受阻,引起体循环供血不足。当肺动脉瓣狭窄时,右心室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将血液泵入肺动脉,长期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进而出现晕厥等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法洛四联症患者存在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等畸形,导致右向左分流,静脉血不能充分氧合就进入体循环,引起脑缺氧晕厥。儿童时期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未及时治疗,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心源性晕厥。
左心房黏液瘤等心脏肿瘤:心脏肿瘤可阻塞血流通道,影响心脏排血。例如左心房黏液瘤,在舒张期瘤体阻塞二尖瓣口,导致左心室充盈受阻,心输出量骤减,引发晕厥。
3.心肌病变
冠心病:严重的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心肌坏死,心脏不能有效射血,引起脑供血不足而晕厥。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若病情控制不佳,发生心源性晕厥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广泛受损,心脏扩大,收缩功能减退;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心室舒张功能受限,都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引发晕厥。心肌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而有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需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