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与真菌感染在病因机制上有差异,前者与神经精神及搔抓等慢性刺激相关,后者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临床表现不同,神经性皮炎好发易搔抓部位,皮损为扁平丘疹渐成苔藓样变,无明显水疱渗出,真菌感染常表现为环形红斑等伴丘疹水疱脱屑;实验室检查中神经性皮炎真菌镜检阴性,真菌感染可发现菌丝孢子;处理上神经性皮炎需避刺激用糖皮质激素等,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儿童群体神经性皮炎要关注搔抓并选温和药,真菌感染注意药物安全,成年群体神经性皮炎要调心理等,真菌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特殊病史人群神经性皮炎慎选外用药物,真菌感染治疗更谨慎需调整方案监测。
一、神经性皮炎与真菌感染的鉴别要点
(一)病因机制差异
神经性皮炎多与神经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搔抓、摩擦等慢性刺激相关,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真菌感染主要由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引起,真菌通过侵犯皮肤角质层等部位引发病变。
(二)临床表现不同
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等易搔抓部位,皮损初起为扁平丘疹,逐渐融合成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深,一般无明显水疱、渗出;真菌感染引起的体癣等,常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脱屑,中央趋于消退,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一)真菌镜检
神经性皮炎患者真菌镜检结果为阴性,可排除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时,通过在病变部位刮取皮屑进行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是鉴别真菌感染的重要依据。
三、处理原则
(一)神经性皮炎处理
需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因素,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等控制炎症,瘙痒明显者可联合抗组胺药物。儿童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加重,选择温和的外用药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真菌感染处理
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外用咪康唑、酮康唑等制剂,严重或泛发的真菌感染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儿童真菌感染时,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刺激性小的抗真菌药物,并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使用,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神经性皮炎需格外关注其搔抓行为,可通过佩戴手套等方式减少搔抓对皮肤的损伤,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外用药物缓解症状;儿童真菌感染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二)成年群体
成年神经性皮炎患者需注意调节心理状态,避免因精神因素加重病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成年真菌感染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鞋袜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三)特殊病史人群
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神经性皮炎时,需谨慎选择外用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发生真菌感染时,治疗需更加谨慎,可能需要调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案,并密切监测感染控制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