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轻度甲沟炎可进行家庭处理,包括清洁消毒、局部冷敷等;还可通过抬高患肢、使用抗生素软膏缓解炎症肿胀;同时要注意避免挤压患处、保持干燥等,若经家庭处理后症状未缓解反加重、出现化脓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儿童因免疫力低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一、早期轻度甲沟炎的家庭处理
1.清洁消毒:
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洗感染部位,保持局部清洁。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对甲沟炎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每天可进行2-3次。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常见的细菌等病原体,降低感染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要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若患者有咬指甲等不良生活方式,应纠正,因为这可能是导致甲沟炎的诱因之一,尤其是儿童,家长需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
2.局部冷敷:
如果甲沟炎局部有红肿疼痛,可进行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的充血肿胀,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和感觉神经不敏感的人群更要控制冷敷时间和冰块与皮肤的接触方式。
二、缓解炎症肿胀的方法
1.抬高患肢:
将发生甲沟炎的手指或脚趾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的肿胀。比如手指发生甲沟炎时,可以用另一只手将其托起,保持高于心脏位置。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如老年人,家人可协助进行抬高患肢的操作。
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抬高患肢除了减轻肿胀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血管病变,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控制和伤口的恢复。
2.使用抗生素软膏:
如果炎症比较明显,可在消毒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莫匹罗星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在使用时要注意皮肤的过敏情况,对于儿童和过敏体质患者,使用前最好先小面积试用。有皮肤破损病史的患者使用时更要谨慎,密切观察局部反应。
三、注意事项及就医指征
1.注意事项:
避免挤压患处,以免导致感染扩散。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告知其不要用手去挤压红肿的部位。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其无意识地挤压。
保持手部或足部的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尤其是热水。长时间浸泡会使皮肤变软,容易加重感染。有足部多汗等情况的患者,可使用止汗剂等保持足部干燥。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感染难以控制,所以要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和处理甲沟炎的重要基础。
2.就医指征:
如果甲沟炎经过家庭处理后,红肿疼痛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出现明显的化脓、发热等症状,如体温升高超过38℃,或者局部肿胀范围迅速扩大,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较快,更要密切关注,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需尽快送医。因为儿童感染扩散可能更快,及时就医能避免感染进一步累及深部组织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