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牙周炎的相关因素有菌斑微生物为始动因子,牙石易吸附菌斑刺激牙龈等组织,创伤性咬合致牙周组织损伤,食物嵌塞引发牙龈炎症等破坏,全身因素如糖尿病等使抵抗力下降、遗传易感性、吸烟加重炎症,年龄增长、男性易患及口腔卫生不良等生活方式影响,既往有牙周炎史者易复发或加重。
一、菌斑微生物
菌斑是附着在牙面的微生物群落,是引发单纯性牙周炎的始动因子。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进而破坏牙周支持组织。例如,龈下菌斑中的革兰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细菌可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牙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
二、牙石
牙石是沉积在牙面的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牙石表面易吸附菌斑,持续刺激牙龈和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炎症加重、出血,且阻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使菌斑更容易堆积,从而促进牙周炎的进展。
三、创伤性咬合
不正常的咬合关系或过大的咬合力量可导致牙周组织承受异常压力,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影响牙周组织对菌斑等刺激因素的抵抗力。例如,咬合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等,会使牙周组织局部受力不均,引发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等牙周炎表现。
四、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会导致牙龈乳头的炎症、退缩,以及牙槽骨的吸收。食物长期嵌塞在牙间隙内,会引起局部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细菌在嵌塞物中繁殖,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促进牙周炎的发生。
五、全身因素
1.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牙周组织对菌斑的反应性增强,炎症不易控制,易加重牙周炎进程;此外,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也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对牙周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减弱。
2.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特定的遗传背景,可能使个体对牙周致病因素更易感,例如某些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宿主对菌斑的免疫反应,增加患单纯性牙周炎的几率。
3.吸烟:吸烟是单纯性牙周炎的高危因素之一。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组织的抵抗力,同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牙周组织,加重牙周炎症,延缓牙周组织的愈合,显著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
六、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会出现生理性退变,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老年人患单纯性牙周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性别:一般而言,男性患单纯性牙周炎的概率可能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如不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会使菌斑长期堆积,增加牙周炎风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如高糖、高脂饮食)也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七、既往病史影响
有牙周炎既往史的人群,牙周组织已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牙周支持组织的储备能力下降,若再次遭遇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更易复发或加重单纯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