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水肿是眼底视网膜黄斑区液体异常积聚的病理状态,常见引发原因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白内障术后,会致视物模糊、变形等视力影响,可通过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诊断,糖尿病患者需严控血糖并定期查眼底,中老年有相关病史者要定期监测眼部情况,葡萄膜炎患者需积极治原发疾病并按时复诊。
一、黄斑水肿的定义
黄斑水肿是指眼底视网膜黄斑区发生液体异常积聚的病理状态。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正常情况下黄斑区的液体处于动态平衡且含量稳定,当各种因素打破这种平衡时,就会出现液体在黄斑区积聚。
二、常见引发黄斑水肿的原因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进而引发黄斑水肿。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此情况,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相对风险更高。
2.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发生阻塞后,会影响血液回流,造成局部血管压力改变,使得液体渗出积聚在黄斑区,中老年人群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高发群体,因此该人群相对易出现黄斑水肿。
3.葡萄膜炎:眼部的葡萄膜炎会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可破坏黄斑区的血管屏障,导致液体渗漏至黄斑区形成水肿,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类型葡萄膜炎引发黄斑水肿的机制有所差异。
4.白内障术后:部分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可能出现黄斑水肿并发症,这与手术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影响、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一般老年患者行白内障术后有一定概率发生。
三、黄斑水肿对视力的影响及相关症状
黄斑水肿会直接影响视力,患者常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例如,看直线物体可能感觉变弯曲,看东西的清晰度下降。不同病因导致的黄斑水肿,视力下降的程度和进展速度有所不同,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发的黄斑水肿,若血糖控制不佳,视力下降可能逐渐加重;而葡萄膜炎引起的黄斑水肿,在炎症控制不佳时,视力受影响情况会随炎症波动。
四、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眼底检查可初步观察黄斑区的大体情况,OCT能够清晰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以及液体积聚的具体情况,从而明确黄斑水肿的程度等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不同人群的相关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黄斑水肿并及时干预,因为高血糖持续存在会不断加重视网膜血管损伤,增加黄斑水肿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
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白内障等病史的人群,要定期监测眼部情况,出现视物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中老年人群眼部组织功能逐渐衰退,更易受眼部疾病影响出现黄斑水肿相关问题。
葡萄膜炎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疾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复诊,控制炎症发展,因为炎症持续存在是导致黄斑水肿反复或加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及监测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