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需术前全面检查全身及眼部以确定可行性,多表面麻醉,在角膜缘做微小切口,撕除前囊膜,用超声乳化仪取出混浊晶状体并保留后囊膜,植入人工晶状体,切口一般可自行闭合或简单缝合,老年人要控血压血糖,儿童需关注全身及重视视功能训练;近视眼手术术前详细查眼部,表面麻醉后用角膜板层刀或飞秒制角膜瓣,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矫正近视,复位角膜瓣,青少年需眼部成熟度数稳定,特殊职业人群慎选或注意术后防护。
一、白内障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散瞳后的眼底检查、角膜曲率、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等,同时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如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确定手术可行性。
2.麻醉方式:多采用表面麻醉,即通过滴用麻醉眼药水使眼部表面麻醉。
3.制作切口:在角膜缘做微小切口,切口长度通常约2~3毫米。
4.撕除前囊膜:用器械撕开晶状体前囊膜,为后续取出混浊晶状体做准备。
5.取出混浊晶状体:通过超声乳化仪将混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粉碎并吸出,保留晶状体后囊膜。
6.植入人工晶状体:将折叠好的人工晶状体通过切口植入眼内,并调整至合适位置。
7.缝合切口:切口一般可自行闭合,无需缝线,若切口较大则进行简单缝合。
二、近视眼手术过程(以准分子激光手术为例)
1.术前检查:进行详细眼部检查,包括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眼压、眼底等检查,以确定近视度数、角膜厚度、角膜形态等是否符合手术适应证。
2.麻醉与制作角膜瓣:表面麻醉后,用角膜板层刀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角膜瓣厚度一般在100~160微米左右,制作完成后将角膜瓣掀开。
3.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使用准分子激光根据术前测算的近视度数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
4.复位角膜瓣:将掀开的角膜瓣复位,角膜瓣会在术后逐渐自行愈合。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一)白内障手术
老年人: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一般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后再考虑手术;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以降低手术感染及术后并发症风险。
儿童白内障患者:除眼部情况外,需关注全身发育及营养状况,术后要重视视功能训练,因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易出现弱视等问题,需尽早进行弱视治疗。
(二)近视眼手术
青少年患者:需确保眼部发育基本成熟,一般要求年龄≥18周岁,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内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且角膜厚度等指标符合手术要求。同时,术后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防止近视复发。
特殊职业人群:如运动员等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需谨慎选择近视眼手术,因术后角膜结构改变可能在剧烈运动中存在一定风险,需充分评估运动对眼部的影响后再做决定;对于长期在高海拔、强紫外线环境工作的人群,术后需注意眼部防护,避免紫外线等对眼部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