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全面进行眼部检查(含视力、眼压、眼底等,针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等不同情况)及全身检查(评估心肺等,针对老年、凝血障碍等患者),手术有巩膜扣带术(眼球外部放扣带复位)和玻璃体切割术(切玻璃体、注填充材料,针对糖尿病患者等),术后要保持眼部清洁、依填充材料遵体位要求、定期复查随访(关注不同患者眼部及全身基础病情况)。
一、术前准备
1.眼部检查:需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测以明确视力受损程度,眼压测量判断眼压是否在正常范围,通过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详细观察视网膜脱落的范围、程度等具体情况,以便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不同年龄患者眼部结构及恢复能力有差异,儿童眼部尚在发育中,检查时需更耐心安抚配合;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需关注眼底病变对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影响及术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2.全身检查:进行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评估,排查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严重高血压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老年患者全身机能减退,更需严格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有特殊病史如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调整,避免手术中出血风险增加。
二、手术过程(以常见术式为例)
1.巩膜扣带术: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生效。医生会在眼球外部放置硅胶等材料制作的扣带,通过压迫眼球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操作过程中需精准定位扣带放置位置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儿童由于眼球较小等特点,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避免对眼部周围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玻璃体切割术:
同样患者平卧,局部或全身麻醉后,通过角膜缘做微小切口,将玻璃体切割设备置入眼内,切除混浊或牵引视网膜的玻璃体组织,然后根据情况注入硅油、气体等填充材料使视网膜复位。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脱落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同时可能需处理相关的眼底病变组织,术后填充材料的选择和维持时间需综合患者整体情况考虑,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密切关注眼内填充情况及眼部反应。
三、术后护理
1.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预防感染,避免用手揉眼。不同年龄患者眼部卫生维护难度不同,儿童需家长协助做好眼部清洁,防止感染影响恢复;术后早期要避免眼部受到外力碰撞,因为无论是哪种术式,眼部结构在术后有一定脆弱期,尤其对于高度近视等基础眼病患者,更要加强眼部保护。
2.体位要求:根据手术中填充材料的不同有相应体位要求,如填充硅油时可能需要采取特殊体位促进视网膜复位,患者需严格遵循。不同年龄患者配合体位要求的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帮助维持合适体位,老年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影响体位坚持,需加强沟通和指导确保体位要求落实。
3.复查随访:术后需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眼内填充材料状态等。不同患者复查间隔和重点不同,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除眼部复查外还需关注全身基础病控制情况对眼部恢复的影响,通过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