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成因与慢性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有多数无症状、部分有阴道异常出血和白带异常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摘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要注意康复与随访,患者需及时就医并依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术后做好康复和随访工作
一、宫颈息肉的定义与成因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的息肉。其成因可能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关,长期炎症刺激使宫颈黏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另外,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雌激素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堆积,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骨中钙的沉积等,高水平雌激素可能导致宫颈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
二、宫颈息肉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宫颈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如性生活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还有些人可能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呈黄色、伴有异味等情况。对于有上述症状的人群需要警惕宫颈息肉的可能。
三、宫颈息肉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等检查方法,可发现宫颈口有单个或多个带蒂的息肉,呈鲜红色,质软,蒂宽窄不一,根部可附着在宫颈外口,也可在宫颈管内。
2.病理检查: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宫颈息肉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排除恶变等情况。
四、宫颈息肉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息肉摘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在门诊即可进行。用血管钳夹住息肉蒂部,向一个方向旋转,即可将息肉摘除,术后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对于较大、蒂较粗的息肉,可能需要用宫颈钳夹持后,先用电刀或激光等切除,然后再进行缝合等处理。手术时间短,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
2.注意事项: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尤其是接近更年期或已经绝经的女性,在切除息肉后也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因为宫颈息肉有复发的可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手术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宫颈管的损伤,避免影响以后的受孕等情况;对于合并有慢性宫颈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术后可能需要同时治疗宫颈炎等原发病,以减少息肉复发的风险。
五、宫颈息肉治疗后的康复与随访
1.康复: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短期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一般术后1-2周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阴道出血量多,超过月经量,应及时就医。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
2.随访:患者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妇科随访,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妇科检查,必要时可进行阴道超声等检查,观察宫颈局部情况,以及时发现是否有息肉复发等情况。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情况,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和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总之,患有宫颈息肉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在术后做好康复和随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