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相关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磁共振成像),双合诊可了解子宫等情况,三合诊利于排查盆腔深部病变,实验室检查可助判断炎症等情况,影像学检查能显示盆腔器官等状况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通过阴道、腹壁联合检查。可了解子宫的大小、位置、形态、质地、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盆腔内有无肿块、压痛等情况。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适用,不同年龄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略有差异,但双合诊基本操作原理一致,通过检查可初步判断盆腔内情况,如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压痛等表现。
2.三合诊:经阴道、直肠、腹部联合检查。能更清晰地了解后倾后屈子宫的大小,发现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及双侧盆腔后部的病变,对慢性盆腔炎累及盆腔后部组织的情况排查更有帮助,尤其对于判断盆腔深部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女性均可进行,根据自身情况配合检查即可。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需注意,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因为慢性炎症状态下机体炎症反应相对较缓,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血常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炎症反应可能不典型,血常规变化可能不显著。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升高。慢性盆腔炎活动期时CRP水平可升高,可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不同人群中CRP对炎症的敏感性类似,但个体差异存在,如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患者可能影响CRP检测结果的解读。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是否有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泌物涂片,查找相关病原体,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引起慢性盆腔炎的病原体感染因素,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微生态有差异,如青春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低,阴道内环境与其他年龄段不同,在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以获取准确结果。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盆腔B超:可清晰显示盆腔内器官的形态、大小及有无积液等情况。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输卵管增粗、卵巢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块、盆腔积液等表现。经腹部B超检查时需适度充盈膀胱,经阴道B超检查则无需充盈膀胱且图像更清晰,不同年龄女性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B超检查方式,如未婚女性一般选择经腹部B超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除了能观察解剖结构外,还可检测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盆腔内组织的血运状态,对于鉴别盆腔炎症性包块与其他盆腔肿物有一定帮助,不同人群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相似,但需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解读。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盆腔内复杂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软组织的情况,如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盆腔粘连、组织增厚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进行MRI检查的禁忌证等需遵循相应医疗规范,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可能不适合行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