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龋齿它有哪些危害
龋齿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局部可致牙齿疼痛、破坏牙体组织、引发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并发症,全身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增加系统性疾病风险,儿童因口腔卫生差且含糖食物摄入多需注重口腔卫生,孕妇激素变化易加重龋齿且口腔感染可影响胎儿,老年人因牙龈退缩等因素易患龋齿需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
一、龋齿的定义
龋齿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发生主要是致龋菌(如变形链球菌等)在口腔内作用于含糖食物,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逐渐侵蚀牙齿硬组织,使牙釉质、牙本质脱矿,进而形成龋洞。
二、龋齿的危害
(一)局部危害
1.引起牙齿疼痛:当龋坏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或累及牙髓时,会引发剧烈疼痛,尤其在进食冷热食物或夜间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日常生活,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影响营养摄入。例如,龋洞深达牙髓时,细菌及其毒素刺激牙髓神经,可导致急性牙髓炎,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
2.破坏牙体组织:随着龋齿的不断发展,牙体硬组织会大量缺失,牙齿的形态和结构遭到破坏,影响牙齿的正常咀嚼功能。严重时,整个牙齿可能仅剩残冠或残根,最终丧失牙齿功能。
3.引发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并发症:龋病若未及时治疗,细菌可通过龋洞侵入牙髓,引起牙髓炎,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等症状;炎症进一步向根尖周组织扩散,可导致根尖周炎,出现根尖区牙龈红肿、压痛,甚至面部肿胀等,炎症长期存在还可能影响牙槽骨的健康,导致牙槽骨吸收。
(二)全身危害
1.影响生长发育(针对儿童):儿童长期患有龋齿,会因牙齿疼痛而拒绝进食或咀嚼不充分,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龋齿造成的进食障碍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影响身高、体重的增长以及智力发育等。
2.增加系统性疾病风险:口腔内的龋齿病灶可成为细菌的储存库,细菌及其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龋齿相关的细菌感染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例如,口腔中的炎症因子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
儿童:儿童口腔卫生习惯较差,且饮食中含糖食物摄入较多,如糖果、饮料等,使得儿童患龋齿的风险较高。需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同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龋齿,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孕妇: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加重龋齿的进展。此外,口腔感染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重视口腔健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孕期出现龋齿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因口腔问题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可能出现退缩,牙齿容易发生磨损,口腔自洁能力下降,且可能存在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等),这些因素均增加了老年人患龋齿的几率。老年人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如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清洁牙齿,适当增加口腔保健措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以维护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