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16-25岁左右萌出,位置、形态有差异,萌出时间个体不同,萌出空间不足会阻生引发问题,正常萌出的智齿可助咀嚼但需注意口腔卫生,阻生智齿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不良影响,不同人群智齿问题表现不同。
一、智齿的定义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一般在16-25岁左右萌出,由于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所以得名“智齿”。
二、智齿的形态特点
1.位置:智齿位于口腔最内侧,其萌出位置常存在变异,有的完全萌出,有的部分萌出,还有的完全埋伏在牙槽骨内。
2.形态:智齿的形态差异较大,牙冠通常呈圆形或方形,牙尖数目不一,有的智齿牙冠较小,有的则较为宽大。其牙根数目也不固定,有的为单根,有的为多根。
三、智齿萌出相关情况
1.萌出时间差异:不同个体智齿萌出时间有很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很早就萌出智齿,而有些人可能到三四十岁才萌出,甚至有的人终生都不会萌出智齿,这与遗传因素等有关。从性别角度看,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智齿萌出时间不同,但个体间的遗传背景等因素会使具体萌出时间存在差异。在生活方式方面,一般正常的生活方式对智齿萌出时间影响不大,但如果存在全身性疾病等病史,可能会影响颌骨的发育等,进而间接影响智齿的萌出时间,比如一些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干扰颌骨的生长发育进程,从而影响智齿萌出。
2.萌出过程中的问题:当智齿萌出空间不足时,就会出现阻生情况,常见的阻生类型有近中阻生、远中阻生、水平阻生等。阻生的智齿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智齿冠周炎,由于智齿部分萌出,牙冠与牙龈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堆积在盲袋内,加上细菌滋生,就容易引起智齿周围牙龈组织的炎症,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一般智齿在儿童期不会萌出,儿童时期主要是乳牙和恒牙的替换等情况,到青少年期开始萌出智齿相关情况,但儿童阶段一般不存在智齿萌出问题,不过如果儿童有颌骨发育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等病史,可能会对成年后智齿的萌出产生影响。
四、智齿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1.正常萌出的智齿:如果智齿能够正常萌出,且与对颌牙齿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对口腔的咀嚼效率有一定帮助。但即使智齿正常萌出,也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因为其位置较难清洁,仍然有发生龋坏等问题的可能。
2.阻生智齿:阻生的智齿往往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不良影响。除了容易引发智齿冠周炎外,还可能导致邻牙龋坏,因为阻生智齿与邻牙之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长期刺激邻牙就会使邻牙发生龋坏;阻生智齿还可能引起邻牙牙根吸收,影响邻牙的稳固性;另外,阻生智齿长期存在还可能增加口腔肿瘤的发生风险等潜在问题。对于不同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由于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阻生智齿引发炎症等问题的可能性会增加,需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如果出现智齿相关问题要及时就医处理;对于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智齿冠周炎等问题可能会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难以控制,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处理智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