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动脉阻塞因主干或分支阻塞致缺血缺氧,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易患;视网膜静脉阻塞由血流受阻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群高发;急性视神经炎多与自身免疫或感染相关,中青年、有自身免疫病病史者易患;玻璃体积血常见于视网膜血管病或眼外伤,有基础疾病及眼外伤人群易患;急性青光眼发作因房水排出受阻致眼压升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开角型青光眼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且有家族史者风险高。
一、视网膜动脉阻塞
1.发病机制:视网膜动脉主干或分支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常见原因是栓子栓塞,栓子可来自心脏(如心房颤动时心腔内的附壁血栓)、颈动脉或主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等,也可能是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例如,有研究发现,在一些老年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容易堵塞视网膜动脉。
2.人群特点: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有关;有心血管疾病史,如心房颤动的人群风险更高,因为心房颤动易导致心腔内血栓形成,增加栓子来源。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
1.发病机制:主要是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可由血管壁病变、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引起。例如,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视网膜静脉管壁受损,容易发生阻塞;血液黏稠度增高,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中糖分升高,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也易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
2.人群特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是高发人群,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可能无明显显著差异,但具体情况还与个体的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三、急性视神经炎
1.发病机制:多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如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合并急性视神经炎,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视神经,导致视神经发炎、水肿,影响视觉传导。此外,感染因素也可能诱发,如病毒感染后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视神经。
2.人群特点:中青年人群相对多见,女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男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四、玻璃体积血
1.发病机制:常见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这些疾病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腔;也可能是眼外伤引起,眼外伤导致眼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玻璃体。例如,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时,视网膜血管病变逐渐加重,容易出现玻璃体积血。
2.人群特点:有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易发生,眼外伤人群中也较常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不同病因导致的玻璃体积血在人群分布上有差异,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多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五、急性青光眼发作
1.发病机制:由于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急剧升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如前房浅、房角窄等,情绪激动、暗室停留过久等诱因可导致房角突然关闭,房水排出中断,眼内压骤升;开角型青光眼则是由于小梁网等房水排出通道的病变,房水排出功能逐渐减退,眼压缓慢升高。
2.人群特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相对多见;开角型青光眼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但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