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免疫炎症失衡、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内分泌紊乱及间接影响胚胎质量等多方面增加流产风险,患有该病且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应积极就医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流产风险
一、免疫炎症失衡方面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炎症失衡情况。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异常,例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细胞因子网络失衡,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这些炎性因子会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增加流产风险。多项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流产发生率呈正相关,过高的炎性因子环境不利于胚胎在子宫内的正常种植和生长,使得胚胎着床失败或早期流产概率上升。
二、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方面
1.子宫内膜形态结构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异位病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形成等情况,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流分布等。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需要具备合适的厚度(一般在8-14mm较为适宜胚胎着床)和良好的血流供应来支持胚胎着床和发育。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可能存在厚度不均、血流灌注不足等问题,影响胚胎着床,进而增加流产风险。例如,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与非患者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利于胚胎着床及后续发育。
2.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失衡:子宫内膜容受性还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密切相关,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这些因子的表达失衡,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VEGF参与血管生成,对于子宫内膜血管的形成和重塑至关重要,异位症患者VEGF表达异常会导致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异常,影响胚胎的营养供应,从而增加流产风险。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中VEGF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女性,影响了胚胎着床时所需的营养及血供支持。
三、内分泌紊乱方面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激素平衡。例如,患者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可能出现异常。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蜕膜化对于维持妊娠至关重要,若蜕膜化不良则容易发生流产。有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女性,孕激素水平相对偏低,这种激素失衡状态干扰了正常的妊娠生理过程,增加了流产的发生几率。
四、对胚胎质量的间接影响方面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通过影响盆腔内环境间接影响胚胎质量。盆腔内的异位病灶导致的慢性炎症环境、局部微环境改变等,可能影响卵子的质量以及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胚胎的过程,使得胚胎本身的质量下降,进而增加流产的可能性。虽然目前具体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已有证据表明盆腔内环境的异常与胚胎质量及流产存在关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内环境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胚胎质量不佳从而易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尤其是有生育计划的人群,应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评估和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流产风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对妊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