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超表现及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内部呈均匀点状低回声等,囊壁厚且毛糙;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子宫腺肌病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回声不均。育龄期女性有相关症状且B超有典型表现应高度怀疑,可动态观察囊肿;绝经后女性发现异常要警惕恶变;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需调整生活方式;有手术史人群要关注手术切口部位有无异常结节。
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B超表现
1.囊肿大小与形态:大小不一,小的直径可仅为12cm,大的可达1020cm甚至更大。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晰,但也有部分形态不规则。
2.内部回声:典型表现为内部呈均匀的点状低回声,这是由于囊内陈旧性血液的机化和沉积所致。部分囊肿内可见分层现象,上层为清亮液体,下层为密集点状回声,提示囊内存在不同时期的出血。还有一些囊肿内部可见条索状分隔,分隔粗细不均。
3.囊壁特征:囊壁一般较厚,厚度可在25mm左右,且毛糙不光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囊壁上可有少量血流信号,多为低速血流。
二、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B超表现
1.大小与位置:结节大小不等,小的直径可能仅数毫米,大的可达23cm。常见于子宫直肠陷凹、骶韧带等部位。
2.回声特点:多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有时结节内部可见微小的无回声区,提示结节内有小的出血灶。
3.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仅在结节周边或内部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
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的B超表现
1.子宫大小与形态:子宫呈均匀性增大,一般较正常子宫增大12倍,少数患者子宫可明显增大。子宫形态饱满,轮廓可规则或稍不规则。
2.肌层回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小无回声区,边界不清,大小不一,直径多在25mm左右。部分患者子宫肌层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提示肌层内纤维组织增生。
3.内膜线:内膜线可居中或稍偏移,厚度可正常或增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内血流信号增多,呈散在分布。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对于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等症状的育龄期女性,B超检查发现上述典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进一步结合妇科检查、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明确诊断。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B超检查可动态观察卵巢囊肿的大小变化,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多会逐渐萎缩。若B超检查发现仍有较大的卵巢囊肿或盆腔结节,且形态、回声等表现不典型,血流信号丰富,要警惕恶变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排除。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女性,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这类人群在B超检查发现异常时,除了进一步诊断病情,还应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
4.有手术史人群:既往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增加。B超检查时要仔细观察手术切口部位有无异常结节,若发现切口处有低回声结节,且伴有周期性疼痛,要考虑切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