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前兆十个表现

来源:民福康

心理异常可在情绪、认知、行为、睡眠、躯体方面表现出异常,如情绪有持续低落或波动剧烈,认知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减退,行为有怪异或社交退缩,睡眠有障碍,躯体有不明原因不适且无明确器质性病变

一、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

1.持续的情绪低落:患者可能长时间处于悲伤、绝望的情绪中,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且这种情绪并非由短期的生活事件引起,持续时间较长。例如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早期常常会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状态,且这种低落情绪难以通过自身调节缓解。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可能表现为不爱玩耍、闷闷不乐;成年人可能表现为对工作、社交缺乏热情;老年人可能表现为莫名的唉声叹气、对生活缺乏期待等。

2.情绪波动剧烈:情绪容易大起大落,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如过度兴奋或愤怒,且难以自我控制。这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可能与青春期激素变化及心理发展不成熟有关,他们可能在短时间内从极度开心转为暴跳如雷,且这种情绪波动超出了正常的情绪反应范围。

二、认知方面的异常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专注,容易被外界干扰,在学习、工作或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听讲、做事时容易分心。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作业完成质量下降;成年人在工作中容易遗漏重要信息等。不同年龄的人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坐不住、东张西望;老年人可能在做简单事务时也容易分心。

2.记忆力减退: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包括近期事件的遗忘,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约会等。研究发现,一些精神疾病早期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区域,导致记忆能力受损。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记忆力有一定生理性减退,但精神疾病导致的记忆力减退往往更为异常且伴随其他精神症状;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学习时记不住知识点等。

三、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

1.行为怪异:出现一些不符合常理、难以理解的行为,如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动作,像不停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等,且自己难以控制。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大脑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在不同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但表现形式可能因年龄而异,儿童可能表现为重复摆弄玩具等。

2.社交退缩:逐渐远离社交活动,不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回避社交场合。例如原本活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独来独往,对社交邀请频繁拒绝。青少年可能因为心理压力等原因出现社交退缩,老年人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或心理状态变化而减少社交,但精神疾病导致的社交退缩往往是异常且持续加重的。

四、睡眠方面的异常表现

1.睡眠障碍: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或早醒等睡眠问题。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影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病患者早期都存在睡眠方面的异常。儿童可能表现为夜间频繁醒来、难以入睡等;成年人可能因为精神压力等出现失眠情况;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可能下降,但精神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会更为严重且伴随其他精神症状。

五、躯体方面的异常表现

1.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出现多种躯体上的不舒服,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如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这些躯体不适可能是精神疾病在躯体上的投射,例如焦虑症患者常常会有头痛、头晕、心慌等躯体症状,而这些症状通过常规的身体检查难以发现明显的病变原因。不同年龄的人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具体哪里不舒服,但会表现出烦躁、哭闹等;老年人可能多种躯体不适同时存在且容易被忽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精神疾病有哪些类型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常见的精神疾病类型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等。 1.情感性精神障碍 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情绪的调节,导致情绪的过度波动,如悲伤、焦虑、躁狂等。 2.精神分裂症 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出现异常,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3
精神疾病前兆有哪些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的前兆包括情绪变化、认知变化、行为变化、身体症状、自我感觉变化等。 1.情绪变化 患者可出现情绪变化,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易激惹、情绪低落等。 2.认知变化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思维迟缓等。 3.行为变化 社交退缩、兴趣丧失、失眠或嗜睡、过度疲劳、冲动控制问题等。 4.
精神疾病有什么症状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幻觉以及活动减少等。 1.情感高涨 患者表现出异常的愉快、欢乐和兴奋,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与外界环境不相符。 2.情感低落 患者情绪低沉、沮丧、无助,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3.焦虑 患者感到紧张、不安、恐
母系精神病遗传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母系精神病确实存在遗传的可能性。 精神疾病,包括母系精神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种遗传倾向可能源于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具体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遗传风险就越高。 对于有母系精神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早期识别并干预可能的精神问题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具体数值因疾病类型和家族遗传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精神类疾病隔代相传的几率大概在2%-30%之间,主要取决于精神类疾病的具体原因和家族遗传模式。例如,孤独症或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几率可能较高,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隔代遗传现象也较为常见。 即使家族中存在精神疾病史,也不一定
嘴巴碎碎念是精神病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嘴巴碎碎念并不一定是精神病。 它可能只是一种个人习惯或性格特点,有些人天生就比较爱说话,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碎碎念的行为。此外,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嘴巴碎碎念的现象,这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表达。 然而,如果嘴巴碎碎念伴随着其他异常的精神症状,如妄想、幻觉、
精神病能彻底治疗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能彻底治疗。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轻度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治愈。但若是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通常不能治愈。 患者需要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电抽搐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
什么是忧郁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忧郁症指的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患者常常感到闷闷不乐,对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失去兴趣,严重时可能感到绝望和
奥氮平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奥氮平可以治疗抑郁症,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的精神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奥氮平对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奥氮平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因此,
后天精神病会遗传吗,孩子会有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后天精神病通常不会直接遗传给孩子,但孩子患病风险可能受家族遗传史影响。 后天精神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因素如压力、创伤等有关,这些因素不具有遗传性。然而,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遗传史,孩子患后天性精神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某些遗传基因可能使个体对于环境压力更敏感,从而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但请注意,即使
为什么春季要加强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人体也随着季节的改变出现内在的调整,比如冬天活动较少、吃得多,是收藏的季节,冬天收藏好之后,春天开始发。春天发的时候,人体的内分泌也会开始相应的调整,而人体内分泌与人的情绪相关,如果内分泌过旺,人则容易躁。又因为春天人体清醒,周围血管出现扩张,血液到四肢比较多,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如果患有抑郁症等疾病,大脑血供减
精神疾病患者哪些情况下可以中医治疗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患者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中医治疗:第一,当精神疾病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中医的中药治疗,还有针灸治疗。第二,如果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此时中医有望闻问切,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第三,患者如果处于急性期时,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特别是当患者伴有焦虑症、抑郁症时,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的效果特别好。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对胎儿影响大吗
毛邱娴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很大影响,应根据具体药物进行判断。如果是镇静抗焦虑的药物,如五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这类药物不会对胎儿产生产生影响。如果是治精神分裂的药物,则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为这些药物的药效比较强。怀孕期间,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安全合理的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对胎儿造成影响。
小孩精神疾病的表现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如果患有精神疾病,往往有以下的临床症状:第一、情感障碍,多表现为性情淡漠、孤僻、与亲人或身边的朋友疏远,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第二、语言和思维的障碍,如语言方面表现为刻板反复、语言含糊不清,并且有妄想症,同时会产生幻视、幻听以及幻想,容易兴奋。第三、行为混乱或奇特的动作和姿势,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精神疾病能彻底治愈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类疾病,如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等,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目的。但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如重症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等,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药物治疗。另外,在精神类疾病治疗过程当中,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情绪出现变化时,需早期引起重视,经过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治疗以及自我生活管理等方法,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精神类疾病易复发,所以在治愈后需密
父系精神疾病遗传几率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父系精神疾病的遗传几率。父亲得了精神疾病,子女那一代患精神疾病的几率是比没有家族史的风险要高,但是具体遗传的几率是多少没有一定的数据。有可能高到几倍,或者是十倍。具体还要看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情况是否会受到不良的刺激会导致发病,如果生活环境很平和,没有外界明显的精神刺激。不一定会有发病的可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