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致其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疾病,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风湿性炎症、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类型有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病变,轻度部分无明显症状,中重度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可引发并发症,诊断靠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治疗分药物、介入、外科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监测发育干预,老年要评估整体健康状况,有风湿热病史人群需防复发定期复查。
一、定义
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致使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而影响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的一类疾病。
二、病因
1.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因胚胎发育时期心脏瓣膜结构发育异常,自出生便存在瓣膜病变。
2.风湿性炎症: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是导致瓣膜病变的常见原因,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若风湿热反复发作,易逐步损害瓣膜结构。
3.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瓣膜出现老化、钙化等退行性改变,常见于老年人,如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等。
4.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侵袭瓣膜,引发炎症反应,破坏瓣膜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
三、类型
1.二尖瓣病变:包括二尖瓣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可致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二尖瓣关闭不全则会使左心室血液反流至左心房。
2.主动脉瓣病变:涵盖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会阻碍左心室血液射向主动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血液从主动脉反流至左心室。
3.三尖瓣病变:有三尖瓣狭窄与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会影响右心房血液流入右心室,三尖瓣关闭不全可导致右心室血液反流至右心房。
4.肺动脉瓣病变:包含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会阻碍右心室血液射向肺动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使血液从肺动脉反流至右心室。
四、症状表现
1.轻度病变: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
2.中重度病变: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可发生)、乏力、水肿(常见于下肢)、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五、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听诊可发现心脏杂音,不同类型的瓣膜病变产生的杂音特点有所差异。
2.心电图:能帮助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可能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3.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瓣膜的结构、形态、运动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准确评估瓣膜病变的程度。
六、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用于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等,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改善心脏重构,但药物无法根治瓣膜病变。
2.介入治疗: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可通过经导管介入技术修复或置换瓣膜,创伤相对较小。
3.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瓣膜修补术和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纠正瓣膜结构异常,改善心脏功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患儿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根据病情在合适时机进行干预,如手术治疗,同时要关注术后康复及长期心功能维护。
2.老年患者:老年退行性变导致的瓣膜病患者,需综合评估整体健康状况,考虑手术风险,在治疗决策上需兼顾瓣膜病变纠正与机体耐受能力。
3.有风湿热病史人群:需积极预防风湿热复发,定期复查心脏情况,一旦出现瓣膜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