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有多种表现,下腹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痛,青春期、更年期表现有不同特点;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多样,与不注意个人卫生有关;部分患者发热,儿童、老年发热表现有差异;可致月经量改变、月经周期紊乱;还可有盆腔区域不适、泌尿系统症状等。
一、下腹疼痛
1.表现及机制: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痛。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引起疼痛。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性生活、劳累等因素可能会加重疼痛症状。对于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术后出现下腹疼痛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炎的可能。
2.不同人群特点:青春期女性若发生子宫内膜炎,疼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更年期女性出现下腹疼痛还需与其他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因其自身激素水平变化,疼痛表现可能不典型,但仍需重视。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1.分泌物性状: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常气味。脓性分泌物是因为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及宫颈等部位的炎性渗出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可能是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局部小血管破裂所致。例如,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呈恶臭味,这是由于细菌感染产生的代谢产物引起。在产后或流产后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的表现更为明显,且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2.与生活方式关系:不注意个人卫生,如经期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生活方式,容易导致阴道内细菌滋生,增加子宫内膜炎发生风险,进而加重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情况。
三、发热
1.发热特点:部分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为低热,但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呈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在产后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中,发热较为常见,而且可能伴有寒战等表现。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发生子宫内膜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病情进展较快,需及时就医处理;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发热可能不典型,有时仅有低热或体温正常,但感染可能更容易扩散,需要密切关注。
四、月经异常
1.月经量改变: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收缩功能,使子宫血管开放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例如,患者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对于有长期子宫内膜炎病史的女性,月经量增多可能会导致贫血等并发症。
2.月经周期改变: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这是由于炎症干扰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本就不太稳定,发生子宫内膜炎时更容易出现周期紊乱的情况,需要调整生活作息和情绪等,帮助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五、其他伴随症状
1.盆腔区域不适:除了下腹疼痛外,患者还可能感到盆腔区域有坠胀感,尤其是在站立过久或劳累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盆腔周围组织,导致组织充血、水肿,引起坠胀不适。对于从事久坐工作的女性,如办公室职员等,更容易出现盆腔区域不适的症状,需要适当增加活动,缓解盆腔充血。
2.泌尿系统症状: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可能会累及泌尿系统,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这是因为炎症蔓延波及膀胱,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老年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的继发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时要考虑子宫内膜炎的可能,需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