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排查需从症状表现、妇科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多方面进行。症状表现有下腹部疼痛(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异常阴道分泌物;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发现子宫体或附件区压痛、宫颈分泌物检查发现病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白细胞等升高、CRP和PCT升高;B超可观察子宫等情况,MRI用于疑难病例;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不同年龄等女性需综合多因素判断,疑似应及时就医,平时要注意卫生,特殊时期女性更要关注妇科健康。
一、症状表现排查
(一)下腹部疼痛
女性若出现下腹部持续隐痛或坠痛,尤其在经期或性交后加重,需警惕子宫内膜炎可能。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月经紊乱等伴随该症状,育龄期女性可能与妊娠相关情况交织出现疼痛表现。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正常阴道分泌物量少、性状适中,若出现增多、颜色异常(如黄色、黄绿色)、有异味(如腥臭味)等情况,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导致炎性渗出增加引起。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分泌物异常更需重视排查。
二、妇科检查指标
(一)妇科双合诊
医生通过双合诊检查时,若发现子宫体有压痛、附件区有压痛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炎相关的盆腔炎症表现。不同年龄段女性子宫及附件解剖结构有差异,检查时需考虑年龄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二)宫颈分泌物检查
进行宫颈分泌物涂片、培养等检查,若发现有病原菌感染,如常见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迹象,有助于辅助判断是否为子宫内膜炎。通过对宫颈分泌物中病原体的检测,可以明确感染类型,为诊断提供依据。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更敏感,需结合具体年龄判断炎症程度。
(二)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
CRP升高提示机体有急性炎症反应,PCT升高多见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这两项指标升高有助于支持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且能反映炎症的活跃程度。在儿童中,CRP和PCT的监测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炎相关炎症情况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影像学检查
(一)B超检查
B超可观察子宫大小、形态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若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结合临床症状等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炎。不同年龄女性正常子宫内膜厚度范围不同,青春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育龄期女性妊娠相关情况会影响子宫内膜厚度,检查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二)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子宫内膜炎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内部结构及炎症累及范围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
五、病理检查
(一)子宫内膜活检
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可以明确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如是否有炎性细胞浸润等,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金标准之一。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的女性,进行子宫内膜活检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在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需谨慎评估风险,非妊娠期女性则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操作。
温馨提示: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女性在判断是否为子宫内膜炎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若出现疑似子宫内膜炎的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女性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卫生,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妇科基础疾病或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产褥期等)的女性,更要密切关注自身妇科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