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疾病,多发生于既往有甲状腺肿病史者,甲状腺内有自主性功能亢进结节致甲亢,非甲状腺癌,其与甲状腺癌在病理性质、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表现等有区别,诊断需详细病史采集、结合多项检查,可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鉴别,要规范检查准确诊断并与甲状腺癌等鉴别以采取合适措施。
一、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定义及特点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多发生于既往有甲状腺肿病史的患者,其甲状腺内存在单个或多个自主性功能亢进的结节,这些结节可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表现为心慌、多汗、消瘦、手抖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症状,但它本质并非甲状腺癌。
二、与甲状腺癌的区别
1.病理性质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甲状腺组织的良性增生伴功能亢进,其细胞形态虽有一定改变,但属于良性病变范畴。从细胞水平看,细胞的异型性等表现与甲状腺癌的恶性细胞特征不同,甲状腺癌的细胞往往具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征。
以年龄因素为例,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一般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而甲状腺癌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不过各年龄段甲状腺癌的发病特点和风险因素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其恶性程度等情况。
2.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表现
超声检查: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通常边界较清楚,血流信号特点与甲状腺癌有所差异。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往往有边界不清、微小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特征。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主要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而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除非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但甲状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有其自身特点,与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同。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碘饮食等可能与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有关,而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辐射暴露等,不同生活方式对两者的影响机制不同。对于有既往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监测和处理策略也不同,有甲状腺肿病史的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变化时,需仔细鉴别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还是恶变倾向等情况。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详细的病史采集很重要,了解患者甲状腺肿的发生发展过程、症状出现的时间等。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T3、T4)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等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甲状腺超声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可观察结节的形态、大小、血流等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核素扫描下常表现为热结节,而甲状腺癌的核素扫描表现多样,可呈冷结节等。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甲状腺相关问题时,诊断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本身就比较复杂,要综合考虑妊娠对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等因素来准确诊断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避免误判。
2.鉴别诊断要点
要与甲状腺癌进行鉴别,除了上述的超声、核素扫描、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外,还可考虑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这是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方法。FNAC可以获取结节的细胞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来判断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还是甲状腺癌等情况。但在操作过程中,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进行FNAC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问题,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总之,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不是癌,但需要通过规范的检查进行准确诊断和与甲状腺癌等疾病鉴别,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和监测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