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生长的散在病变,有良恶性之分,多数良性,通过触诊检出率约3%-7%,高分辨率超声可发现20%-70%受检者有结节,女性更易患,多数无症状,大结节有压迫或甲亢症状,超声辅助判断,最终靠病理确诊,良性定期随访,有情况手术;甲状腺瘤是甲状腺滤泡细胞来源良性肿瘤,发病率低,20-40岁女性多见,多单发结节,生长慢,多无症状,少数有甲亢或囊性变,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有包膜、回声均匀结节,病理可区分类型,因有恶变及并发症可能,一般建议手术,特殊人群需特殊评估处理
一、定义与性质
1.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少数。
2.甲状腺瘤:是甲状腺滤泡细胞来源的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其中乳头状囊性腺瘤较常见,约占60%-70%,滤泡状瘤占20%-30%。
二、发病情况
1.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通过触诊检查,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约为3%-7%;而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发现20%-70%的受检者有甲状腺结节,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甲状腺结节,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等因素相关,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一定变化趋势。
2.甲状腺瘤:相对甲状腺结节来说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女性多见。
三、临床表现
1.甲状腺结节: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被发现。当结节较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等;若为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可出现甲亢相关症状,如心慌、多汗、消瘦、手抖等。
2.甲状腺瘤:多为单发结节,生长缓慢,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在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少数甲状腺瘤可发生功能自主性改变,引起甲亢症状;部分甲状腺瘤可发生囊性变并短期内迅速增大,出现局部疼痛等表现。
四、影像学及病理检查鉴别
1.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超声下可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良性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回声均匀,恶性结节多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可有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表现,但超声表现只是辅助判断,不能确诊良恶性。
甲状腺瘤:超声下一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多均匀,可与周围甲状腺组织有明显分界。
2.病理检查:
甲状腺结节: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等获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良性结节病理表现为甲状腺组织的增生等改变,恶性结节则有癌细胞的特征性表现。
甲状腺瘤:病理上可明确看到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异常增生形成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有区别,可区分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等不同类型。
五、处理原则
1.甲状腺结节: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若无症状且无恶性倾向,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一般建议6-12个月复查超声等检查;若结节有压迫症状、怀疑恶性、或为自主功能性结节引起甲亢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或其他相应治疗措施。
2.甲状腺瘤:由于甲状腺瘤有发生恶变的可能,且部分甲状腺瘤可引起甲亢等并发症,所以一般一旦确诊,多建议手术切除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甲状腺瘤,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谨慎评估,及时处理以避免影响生长发育及出现其他不良后果;老年甲状腺瘤患者则需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在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考虑手术等合适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