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及代谢、遗传等相关,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头皮现弥漫性糠秕或油腻鳞屑伴不同程度瘙痒,真菌镜检通常阴性,治疗用一般及外用药;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传染所致分类型且瘙痒较明显,真菌镜检可找到癣菌菌丝等,伍德灯有特殊表现,治疗需隔离并系统用抗真菌药,儿童患溢脂性皮炎要温和清洁等,患头癣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孕妇患溢脂性皮炎外用药物选安全的,患头癣抗真菌药评估对胎儿影响。
一、病因方面
溢脂性皮炎多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及代谢、遗传因素、神经调节异常、饮食(如高糖高脂饮食)、精神因素等相关,研究显示皮脂腺分泌亢进可改变皮肤表面脂质成分,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繁殖营造适宜环境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皮肤癣菌包含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患病动物传染,像接触患有头癣的宠物或与头癣患者共用梳子、帽子等物品易被感染。
二、临床表现方面
1.皮损形态
溢脂性皮炎:好发于头皮、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头皮部位常现弥漫性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伴轻度瘙痒,严重时头皮有红斑、油腻性痂皮,毛发一般无明显断落;
头癣:依致病菌和临床表现分黄癣、白癣、黑癣等类型。黄癣初期头皮现红斑,有针头大小脓疱,后形成碟形黄痂,痂皮中心有毛发贯穿,去除痂皮见潮红糜烂面,愈后留萎缩性瘢痕;白癣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周围有一白鞘,病发易折断,一般无瘢痕形成;黑癣表现为头皮现多数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
2.瘙痒程度
溢脂性皮炎: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相对不剧烈,但也有患者瘙痒较明显;
头癣:一般瘙痒相对较明显,尤其是白癣等类型,炎症反应可致较明显瘙痒感。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真菌镜检
溢脂性皮炎:真菌镜检通常阴性,若合并马拉色菌感染时镜下可见少量马拉色菌,一般无大量皮肤癣菌;
头癣:真菌镜检可找到皮肤癣菌菌丝或孢子,不同类型头癣镜检表现有别,如黄癣可找到鹿角状菌丝及关节孢子,白癣可找到发外小孢子,黑癣可找到发内菌丝。
2.伍德灯检查
溢脂性皮炎:伍德灯检查无特殊荧光表现;
头癣:白癣在伍德灯下呈亮绿色荧光,黄癣显示暗绿色荧光,黑癣无荧光。
四、治疗原则方面
1.溢脂性皮炎
一般治疗:生活中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皮肤清洁,饮食上少吃辛辣、油腻、高糖食物等;
药物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伴真菌感染时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等);
2.头癣
一般治疗:需注意隔离,避免传染他人,患者用过物品要消毒处理;
药物治疗:主要是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如口服灰黄霉素等(需遵医嘱,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同时配合外用抗真菌洗剂(如硫磺洗剂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溢脂性皮炎:儿童患溢脂性皮炎时,皮肤清洁要温和,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关注儿童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儿童皮肤娇嫩,外用药物选择需谨慎,应选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
头癣:儿童是头癣高发人群,因儿童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与宠物等接触机会多,发现儿童头皮相关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治疗重要,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儿童耐受情况。
2.孕妇
溢脂性皮炎:孕妇患溢脂性皮炎时,外用药物选择需格外谨慎,应优先选相对安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饮食清淡;
头癣:孕妇患头癣时,抗真菌药物使用需充分评估对胎儿影响,一般优先考虑局部外用相对安全的抗真菌制剂,注意自身卫生及与他人隔离,防止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