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对心脏功能及其他重要脏器有多方面影响,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对脑部可致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等,对肺部可引起肺淤血致呼吸困难等,对肾脏可致肾灌注不足影响滤过功能;不同类型心动过速有特殊危害,室性心动过速可致泵血功能急剧恶化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长期发作可影响心脏结构功能;特殊人群心动过速有不同危害特点,儿童患者影响心脏发育等,老年患者加重基础疾病病情等,妊娠女性影响自身及胎儿。
一、心动过速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一)降低心脏泵血效率
心动过速时,心脏跳动频率加快,舒张期相对缩短。正常情况下,心脏舒张期是血液回流填充心室的重要时期,当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会减少。例如,正常窦性心律时心输出量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快速性心动过速时,每分钟心输出量可能无法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像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晕、黑矇等症状。
(二)增加心肌耗氧量
心率加快会使心肌收缩频率增加,心肌耗氧量显著上升。长期的心动过速会使心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心肌重构,影响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增加患心肌病等疾病的风险。比如,持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心脏扩大等心肌重构表现。
二、对其他重要脏器的影响
(一)对脑部的影响
由于心动过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轻者可引起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发的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对于老年人,本身脑血管弹性下降,心动过速更容易诱发脑供血不足相关的不良事件。
(二)对肺部的影响
心输出量减少会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肺淤血等情况。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如果是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动过速会进一步加重其呼吸功能障碍,使病情恶化。
(三)对肾脏的影响
肾脏的血液灌注依赖于正常的心输出量,心动过速导致肾灌注不足时,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可能出现少尿等情况。长期肾灌注不足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心动过速的危害更为显著,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三、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特殊危害
(一)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类型,它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恶化,短时间内就可能引起休克、晕厥甚至心脏骤停。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会大大增加其急性期的死亡风险。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虽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能患者自觉心悸等不适,但长期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发作次数增多,心脏结构和功能可能逐渐发生改变,尤其对于儿童患者,长期的心动过速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导致心脏扩大等问题。
四、特殊人群心动过速的危害特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心动过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心脏病、感染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动过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导致心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全身的生长发育。例如,婴幼儿期的快速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活动耐力下降等。同时,儿童对心动过速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动过速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动过速时,心肌耗氧量剧增,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且老年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动过速更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三)妊娠女性
妊娠女性出现心动过速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心脏功能,还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为母体心输出量减少会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等情况。同时,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可能使心动过速的处理更为复杂,需要谨慎权衡治疗措施对母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