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常见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病因涉及自身免疫、遗传、神经精神及黑素细胞自毁等学说。临床表现为乳白色或瓷白色色素脱失斑,好发于暴露及摩擦部位,毛发可变白。分类有节段型、非节段型、混合型及未定类型。诊断依靠临床症状结合伍德灯、组织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外用如糖皮质激素等、口服或注射如糖皮质激素等)、光疗、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浓度低、光疗护眼且关注心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谨慎;老年人治疗前评估身体状况、关注药物耐受及不良反应。
一、白癜风的定义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可累及毛囊,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黏膜色素完全脱失。
二、白癜风的病因
1.自身免疫学说: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如抗黑素细胞抗体等,且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研究表明,白癜风患者亲属中自身免疫病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群。
2.遗传学说: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遗传方式可能为多基因遗传。相关研究发现多个与白癜风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
3.神经精神学说: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可诱发或加重白癜风。可能机制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影响黑素细胞合成黑素。
4.黑素细胞自毁学说:黑素细胞在合成黑素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对黑素细胞有毒性作用,长期积累可能导致黑素细胞受损、死亡。
三、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1.皮损特点:典型皮损为乳白色或瓷白色色素脱失斑,边界清楚,周边皮肤可正常或有色素增加。白斑大小不一,形态可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可单发、散发或泛发。
2.好发部位:常见于暴露及摩擦部位,如颜面、颈部、手背、腕部、前臂、腰骶部等,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可累及。
3.毛发表现:白斑处毛发可变白,也可正常。毛发变白提示毛囊黑素细胞受损严重。
四、白癜风的分类
1.节段型白癜风:皮损沿某一皮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走向分布,一般为单侧,进展期较快,多在儿童期发病。
2.非节段型白癜风:最常见类型,包括散发型、泛发型、面肢端型和黏膜型。散发型白斑散发分布于多处,面积通常较小;泛发型白斑累及体表面积50%以上;面肢端型主要分布在面部、手足等部位;黏膜型仅累及黏膜部位。
3.混合型白癜风:同时存在节段型和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特点。
4.未定类型白癜风:白斑面积较小,局限于一处,但不符合节段型和非节段型白癜风特点。
五、白癜风的诊断
1.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皮损表现,如边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等。伍德灯检查有助于发现不易察觉的浅色斑,在伍德灯下,白癜风皮损呈亮白色荧光。
2.组织病理检查:表皮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明显减少、缺失,基底层多巴染色阳性黑素细胞减少或消失。
六、白癜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局限型白癜风的进展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可用于面颈部及黏膜部位;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软膏等。
口服或注射药物:进展期患者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发展;对于有免疫异常者,可使用调节免疫药物。
2.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和308nm准分子激光是常用的光疗方法,能促进黑素细胞增生和黑素合成。
3.手术治疗:适用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如自体表皮移植、微小皮片移植、黑素细胞移植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薄嫩,外用药物浓度不宜过高,应选择温和剂型。光疗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等敏感部位。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因外观改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需给予足够关爱和心理支持。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光疗相对安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前需评估身体状况。外用药物时注意皮肤耐受性,避免引起皮肤刺激。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