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宫腔粘连怎么检查
宫颈宫腔粘连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宫腔镜检查。病史采集要问月经情况及既往宫腔操作史;妇科检查观察宫颈及检查子宫;影像学检查有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是诊断金标准,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前完善术前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情况及有一定治疗作用
一、病史采集
1.详细询问月经情况
对于有宫颈宫腔粘连风险的人群,如曾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术、清宫术等)、盆腔感染史的患者,要重点询问月经的变化,包括月经量是否减少、月经周期是否规律等。一般来说,宫腔粘连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从而引起月经量减少,这是因为粘连部分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例如,有过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若出现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需高度警惕宫颈宫腔粘连的可能。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月经情况的意义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若出现月经异常,除了考虑宫颈宫腔粘连外,还需排除其他内分泌等方面的问题;而育龄期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出现月经改变,宫颈宫腔粘连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2.了解既往宫腔操作史
明确患者既往宫腔操作的具体时间、操作方式等。比如人工流产术的孕周、清宫术的次数等。一般来说,宫腔操作次数越多,发生宫颈宫腔粘连的风险越高。因为宫腔操作会直接损伤子宫内膜和宫颈管黏膜,增加粘连的发生几率。例如,进行过3次及以上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仅进行过1次人工流产术的女性。
二、妇科检查
1.宫颈检查
观察宫颈外观,部分宫颈宫腔粘连患者可能存在宫颈举痛等表现。通过阴道窥器检查宫颈,了解宫颈口是否有粘连导致的狭窄等情况。如果宫颈口狭窄,可能提示存在宫颈粘连的情况,而宫颈粘连有时可与宫腔粘连同时存在。
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妇科检查的操作规范是相同的,但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等因素适当调整检查的力度和方式。例如,对于青春期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时,要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尽量轻柔操作。
2.子宫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质地及活动度等。宫腔粘连时,子宫可能较正常偏小或大小正常,但质地可能偏硬,活动度可能受影响。通过双合诊可以初步感知子宫的形态和位置等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宫腔粘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比如,子宫后倾后屈且活动度差,同时伴有月经异常,需考虑宫腔粘连的可能。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腹部超声:可以初步观察子宫的形态、内膜厚度等情况。宫腔粘连时,内膜可能不连续,可见宫腔内有分隔样回声等表现。一般来说,经腹部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但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准确性相对有限,尤其是对于轻度宫腔粘连的诊断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不同年龄的女性,经腹部超声检查时的操作和判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对子宫及内膜的影响。例如,绝经期女性子宫萎缩,内膜变薄,超声表现与育龄期女性不同。
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宫腔形态、内膜情况等。能够观察到宫腔内是否有粘连形成的分隔、粘连的部位及程度等。经阴道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消毒等操作规范,对于未婚女性等特殊人群,一般不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选择经腹部超声等其他方式。
2.子宫输卵管造影
通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输卵管内的显影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时,可见宫腔形态不规则,如出现宫腔内有充盈缺损、输卵管显影异常等表现。该检查对于宫腔粘连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在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等情况,对于有造影剂过敏风险的患者需谨慎选择。
四、宫腔镜检查
1.检查原理
宫腔镜是诊断宫颈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进入宫腔,直观地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包括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等。通过宫腔镜能够清晰地看到宫腔内膜的形态,判断粘连是膜性粘连、纤维肌性粘连还是结缔组织性粘连等。
2.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检查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较为合适,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有利于观察宫腔内情况。检查前需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安抚等人文关怀很重要。例如,对于儿童患者,要给予充分的安抚,使其配合检查;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体位调整等,确保检查安全顺利进行。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明确宫颈宫腔粘连的诊断,并且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对于轻度的宫腔粘连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分离粘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