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分为轴性远视(眼轴过短)和屈光性远视(屈光系统屈光力不足)。有视力问题(轻远清近模糊,中重远近都不清,儿童中重远视可致弱视)、视疲劳(用眼久眼酸头痛视物波动)、眼位异常(重度远视伴内斜视)等症状。危害有影响儿童视觉发育、致视疲劳、引发眼部病变。检查靠视力、验光、眼轴长度测量。矫正用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儿童有生理性远视,过高或伴症状需矫正;成年人远视分获得性,视情况矫正;老年人老花眼是远视表现,需戴合适老花镜并查眼健康。
一、远视眼的分类
1.轴性远视:是最常见的远视类型,主要是由于眼轴过短所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眼轴未能达到正常长度,就会形成轴性远视,常见于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可能会降低,但部分人可能会残留一定程度的远视。
2.屈光性远视:主要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不足引起,例如角膜的弯曲度变小(扁平角膜)或者晶状体的屈光力减弱等。
二、远视眼的症状表现
1.视力问题:轻度远视患者在看远处物体时可能视力尚可,但看近处物体时会模糊;中度或重度远视患者无论看远处还是近处物体都可能不清楚。儿童如果有中度以上远视,可能会出现视力发育不良,导致弱视。
2.视疲劳:远视眼患者为了看清物体,需要更多的调节力,长时间用眼后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如眼睛酸胀、头痛、视物模糊波动等。这是因为眼睛持续处于调节紧张状态,消耗较多能量,容易产生疲劳感。
3.眼位异常:重度远视患者由于过度使用调节,会伴随过度的集合,容易引发内斜视。例如,儿童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可能会出现眼球向内偏斜的情况,影响外观和双眼视功能。
三、远视眼的危害
1.影响视觉发育:对于儿童来说,远视如果没有及时矫正,会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弱视,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形成,进而影响日后从事需要良好立体视觉的职业,如驾驶、精细手工操作等。
2.导致视疲劳:长期的视疲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使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还可能加重远视度数的发展。
3.引发眼部病变:长期的远视状态可能会引起眼球结构的改变,如眼轴进一步变短等,还可能增加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需要关注的潜在危害。
四、远视眼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初步判断视力情况,远视患者通常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验光检查:是诊断远视眼的关键检查。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等方法。主观验光可以让患者通过调整镜片来找到最清晰的视力状态,客观验光如电脑验光等可以初步获取眼睛的屈光度数。通过验光可以准确测量出远视的度数,以及了解眼睛的屈光状态,为后续的矫正提供依据。
3.眼轴长度测量: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等设备测量眼轴长度,轴性远视患者通常眼轴长度短于正常范围。
五、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1.佩戴框架眼镜:这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根据患者的远视度数等情况,验配合适度数的凸透镜,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框架眼镜佩戴方便,对眼睛的损伤较小,适合各年龄段的远视患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2.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对于一些不适合佩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如高度远视且框架眼镜矫正效果不佳者,或者某些特殊职业需求者,可以考虑佩戴角膜接触镜。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并发症,并且需要定期复查。
六、不同人群远视眼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远视: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过程中,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现象,一般3岁左右的儿童有200-300度的生理性远视,6岁左右逐渐降至100度左右。但如果儿童远视度数过高,超过生理性远视范围,或者伴有视力下降、斜视等情况,需要及时矫正,否则会影响视觉发育。家长要注意儿童的用眼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远视问题并干预。
2.成年人远视:成年人的眼球发育已经成熟,远视度数相对稳定。如果成年后出现远视,可能是由于眼部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获得性远视。需要通过验光等检查明确病因和远视度数,然后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如果是轻度远视且没有明显症状,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矫正;如果有视疲劳等症状或者远视度数较高,则需要佩戴眼镜矫正。
3.老年人远视: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弹性下降,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老视(老花眼),这其实是远视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年人老花眼的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需要根据年龄和视力需求佩戴合适的老花镜来改善近视力。同时,老年人要注意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排查其他眼部疾病与远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