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是心脏跳动节律不规则,由窦房结发起冲动控制的正常心脏跳动出现起源、传导速度或节律异常。常见类型有与呼吸有关、一般无临床意义的青少年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由过度吸烟饮酒等诱发或由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房性早搏和由过度劳累等引起或由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室性早搏。发生原因包括生活方式如剧烈运动等、年龄因素以及心脏疾病、全身性疾病等病理性因素。临床表现有心悸等症状和心跳节律不规则等体征。诊断通过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血液等其他检查。治疗分生理性无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和病理性针对基础疾病及按类型治疗。预防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心律不齐的定义
心律不齐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不规则,正常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发起冲动来控制的,而心律不齐时心脏冲动的起源、传导速度或节律出现异常。
二、常见类型及特点
1.窦性心律不齐
多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一般无临床意义,常见于青少年。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较为常见,通常随年龄增长可逐渐改善。
成年人若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且伴有心悸等不适,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比如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易出现。
2.早搏
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的过早搏动,可见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咖啡等情况可诱发;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在中老年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相对多见,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增加房性早搏的发生风险。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的过早搏动,健康人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引起;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导致室性早搏,在有明确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比如心肌梗死患者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较多室性早搏。
三、发生原因
1.生理性因素
生活方式:剧烈运动、过度疲劳、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都可能导致心律不齐。例如,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可能出现短暂的窦性心律不齐,健康人一次性大量饮用咖啡后可能引发早搏。
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脏传导系统尚在发育中,较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如心肌退行性变等,也更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相关问题,比如老年人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病理性因素
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各类心脏器质性病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传导,从而导致心律不齐。例如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可引发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影响心脏的代谢和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加快、心律不齐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引起心律不齐,像长期腹泻的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进而导致心律异常。
四、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感觉心脏跳动异常)、心跳暂停感、胸闷、头晕等症状。较轻的心律不齐可能仅表现为偶尔的心悸,而严重的心律不齐如房颤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不同类型心律不齐的症状有所差异,例如室性早搏较多时患者心悸感可能更明显,而窦性心律不齐在心率变化不显著时可能无明显不适。
2.体征表现
医生听诊时可发现心跳节律不规则,比如能听到提前出现的心跳,之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等。例如听诊房性早搏时可闻及提前的心搏,其第一心音常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室性早搏时第一心音多减弱或消失,第二心音反常分裂等。
五、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可记录一段时间内心脏的电活动,能明确是否存在心律不齐以及心律不齐的类型。动态心电图(Holter)可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对于偶发心律不齐的诊断价值较大,比如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短暂心律异常情况。
儿童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保持安静,婴幼儿可能需要在睡眠状态下检查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老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皮肤老化等情况对电极粘贴的影响。
2.其他检查
对于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律不齐,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超声心动图可以查看心室壁厚度、瓣膜情况等;还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等,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
六、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
生理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即可,如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咖啡摄入等。对于儿童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随着生长发育多可自行缓解,家长无需过度担忧,但需关注其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老年人生理性心律不齐若不影响生活可定期观察,若有不适则需进一步评估。
病理性心律不齐: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冠心病患者需改善心肌供血,心肌病患者需根据病情进行相应治疗等。同时根据心律不齐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例如房颤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复律等治疗;早搏患者若症状明显或有潜在风险可能需要药物治疗等。
2.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的摄入。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成年人要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脏疾病及心律不齐,老年人要适度运动、合理饮食以维护心脏功能。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要规范治疗甲状腺疾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降低心律不齐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