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皮肤症状
真菌感染皮肤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表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和瘙痒感;常见类型及特点,如足癣(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体癣、股癣、头癣;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观察和真菌学检查(直接镜检、真菌培养);预防措施,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一、真菌感染皮肤常见症状
1.皮疹表现:
红斑:皮肤出现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可能因真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充血所致,不同真菌引起的红斑形态可能略有差异,比如皮肤癣菌感染常可出现环形红斑,边缘隆起、中心趋于消退。
丘疹:皮肤表面形成的小的坚实隆起性病变,真菌在皮肤定植繁殖过程中刺激皮肤组织,引发局部细胞反应形成丘疹,大小可从针尖至米粒不等。
水疱:皮肤内形成含有液体的疱,真菌感染可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组织液渗出积聚形成水疱,水疱可单发或成群出现,如手足癣常可见到手掌、足底出现成群的水疱。
脱屑:皮肤表面角质层脱落,真菌的代谢产物等刺激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异常代谢,使得角质层脱落加快,表现为皮肤干燥、有鳞屑,如体癣患者局部可出现环状脱屑。
2.瘙痒感:多数真菌感染皮肤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这是因为真菌在皮肤生长繁殖过程中会释放一些物质,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觉,而且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过度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继发其他感染等问题。不同年龄段人群瘙痒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皮肤较为敏感,瘙痒可能更明显且更易搔抓;成年人可能相对能耐受,但也会因瘙痒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
二、真菌感染皮肤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1.足癣:
水疱型:多发生在足底及足侧缘,常为成群或散在分布的水疱,水疱壁厚,内容物清澈,瘙痒明显,好发于夏季或多汗人群,因为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儿童由于足部汗腺发育不完善相对较少发,但如果穿着不透气的鞋子等也可能患病,患病后需保持足部干燥,选择透气鞋袜。
糜烂型:常见于足趾间,由于局部潮湿,真菌滋生导致皮肤浸渍发白,表皮脱落露出潮红糜烂面,有明显瘙痒和臭味,这种类型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老年人由于足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肤修复能力较弱,若发生糜烂型足癣更易出现感染扩散等情况,需特别注意局部清洁消毒。
鳞屑角化型:主要表现为足底、足跟及足侧缘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可伴有疼痛,病程较长,成人多见,儿童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家族遗传易感性或长期接触污染环境也可能患病,治疗相对较顽固,需要坚持用药。
2.体癣:
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的皮肤癣菌感染,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隆起,有丘疹、水疱和脱屑,中心趋于消退,边界清楚,可单发或多发,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能患病,尤其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易相互传染,儿童体癣可能因搔抓等导致皮疹扩散,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隔离。
3.股癣:
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周的皮肤癣菌感染,男性多见,夏季多发,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环状或半环状红斑,伴有脱屑,瘙痒明显,由于局部温暖潮湿且皮肤相互摩擦,容易继发炎症反应,肥胖人群、多汗者及糖尿病患者等易患股癣,儿童相对少见,但如果有特殊的生活接触等情况也可能发病,需要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4.头癣:
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毛发引起,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黄癣、白癣、黑癣和脓癣。黄癣表现为头皮有碟形黄痂,中心有毛发贯穿,有鼠尿臭味,可导致永久性脱发;白癣初期为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周围有白色菌鞘;黑癣表现为头皮点状丘疹,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脓癣为毛囊性脓疱,可形成脓肿,愈合后留有瘢痕和脱发,儿童头癣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易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传播风险较高,一旦发现需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他人。
三、真菌感染皮肤的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观察: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部位、分布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为真菌感染皮肤,比如根据足癣不同类型的典型表现、体癣的环形红斑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
2.真菌学检查:
直接镜检:取病变部位的皮屑、毛发或水疱液等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真菌感染,直接镜检操作简便快速,但阳性率受标本采集方法和真菌数量等因素影响,儿童皮肤较娇嫩,采集标本时需轻柔操作。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形态、显微镜下特征等鉴定真菌种类,培养法可以明确真菌的具体菌种,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3周。
四、真菌感染皮肤的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易出汗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儿童皮肤代谢旺盛,出汗较多,更要注意及时清洁,选择棉质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等不透气材质的衣物。
2.避免接触传染源: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浴盆等个人物品,避免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赤足行走,减少接触真菌污染的机会,儿童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幼儿园等,要教育其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物品,家长要做好监督和引导。
3.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重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清洁皮肤;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恢复,儿童睡眠时间相对较长,要保证其充足的睡眠时间。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容易反复,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注意皮肤的护理和监测,儿童糖尿病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家族遗传等情况需密切关注,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