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闭经指女性月经周期出现异常间断停止,有生理、病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发病原因,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青春期要健康生活、及时就医,育龄期影响受孕需查因治疗,围绝经期要防病理情况、定期检查及关注自身变化
发病原因方面
生理因素
青春期: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尚未完全成熟,HPO轴的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出现间歇性闭经。例如,在初潮后的1-2年内,约有50%的少女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况,其中部分表现为间歇性闭经,这是因为此时HPO轴的反馈机制尚不完善,激素分泌波动较大,一般随着身体的进一步发育,HPO轴逐渐成熟,月经会逐渐恢复正常规律。
育龄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进而导致月经间歇性闭经。据相关研究,PCOS患者中约有70%存在月经不调,其中间歇性闭经较为常见。另外,高泌乳素血症也可引起间歇性闭经,当体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间歇性闭经。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调节,也可能导致间歇性闭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引起间歇性闭经。
围绝经期:女性在围绝经期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卵泡发育异常,月经周期开始出现紊乱,表现为间歇性闭经。一般在45-55岁左右开始进入围绝经期,此阶段由于卵巢储备卵泡减少,排卵不规律,月经周期可能会延长或缩短,出现间歇性闭经的情况,这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生理过程,但也需要关注是否有其他病理因素参与其中。
病理因素
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子宫内膜后,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导致间歇性闭经。另外,子宫内膜粘连也可引起间歇性闭经,多由于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发生粘连,使月经血无法正常排出,表现为间歇性闭经,且可能伴有周期性下腹痛。
垂体病变:垂体肿瘤可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如垂体泌乳素瘤会分泌过多泌乳素,导致间歇性闭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的多种激素减少,包括促性腺激素等,会影响卵巢功能,引起月经紊乱,出现间歇性闭经。
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节食:长期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尤其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缺乏,影响下丘脑的功能,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出现间歇性闭经。例如,一些追求苗条身材的女性,长期节食后出现月经周期改变,表现为间歇性闭经。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引起间歇性闭经。现代社会中,职场女性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异常,表现为间歇性闭经。
剧烈运动:长期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如长跑、舞蹈专业训练等,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从而引起间歇性闭经。这是因为剧烈运动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尤其是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较为常见。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了解间歇性闭经出现的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过节食、精神创伤、剧烈运动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等。观察乳房发育是否正常,阴毛、腋毛分布情况等,以初步判断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的发育状况。
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测定:检测血清中的性激素六项,包括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LH、FSH、泌乳素(PRL)等,了解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异常。例如,PCOS患者常表现为LH升高、FSH正常或降低、LH/FSH比值≥2-3,雌激素水平可能正常或升高,雄激素水平升高;高泌乳素血症患者PRL水平明显升高。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T3、T4、TSH)等指标,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月经的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SH升高,T3、T4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降低,T3、T4升高。
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血糖、胰岛素水平测定,对于怀疑PCOS的患者,需要排除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等,以了解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因为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月经。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盆腔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卵泡发育情况等。例如,PCOS患者超声下可见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卵巢体积增大。
垂体MRI检查:对于怀疑垂体病变引起的间歇性闭经,如垂体肿瘤等,需要进行垂体MRI检查,以明确垂体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间歇性闭经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导致焦虑、自卑等情绪。此时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适当进行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如果间歇性闭经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免影响青春期的正常发育和未来的生殖健康。
育龄期女性:间歇性闭经可能影响受孕,因为月经不规律往往提示排卵异常。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需要积极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是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间歇性闭经,如PCOS、高泌乳素血症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待内分泌指标调整正常后,有助于恢复正常月经和受孕。
围绝经期女性:间歇性闭经是围绝经期的常见表现,但也需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病理情况。此阶段女性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激素水平测定等,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等严重疾病。同时,要关注自身的身体变化,如出现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围绝经期症状,可通过适当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如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社交活动等。如果间歇性闭经伴有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