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心脏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的。
心力衰竭主要分为四级。一级时,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发呼吸困难、乏力等心衰症状,表明心脏功能损害较轻。二级时,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会出现心衰症状,说明心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受损。三级时,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低于一般体力活动就会引发症状,心脏功能损害较为严重。四级时,休息状态下也有心衰症状,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加重不适,提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这种分级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若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疑似心衰症状,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明确是否为心衰及分级情况,进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