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是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精神与神经因素、年龄与性别、体重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风险为28%;若双方患病,子女风险高达46%。遗传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生理机制,使个体对高血压的易感性增强。
2、生活方式
高盐饮食是重要诱因,钠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长期吸烟则会导致血管硬化、弹性下降,进一步加剧血压波动。此外,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脂肪堆积,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会分泌瘦素、脂联素等物质,干扰正常血压调控。
3、精神与神经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或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导致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引发血压升高。
4、年龄与性别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弹性下降,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血管顺应性降低,对血压的缓冲能力减弱,导致血压升高。男性在中年时期患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5、体重因素
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每增加10%,血压可能上升5-10mmHg。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会造成小动脉硬化及左心室肥厚,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肥胖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使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推动血压上升。
若出现持续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或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病情,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