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颈动脉超声通过高频超声波探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有无斑块形成。正常颈动脉IMT一般小于0.9毫米,当IMT≥1.0毫米时提示有动脉硬化的可能,如果发现斑块,还可初步判断斑块的性质(如软斑、硬斑等)。
腹主动脉超声可以观察腹主动脉的管径、管壁情况等,能发现腹主动脉是否存在硬化导致的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改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长期高盐饮食等情况的人群,腹主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主动脉硬化相关病变。
2.CT血管造影(CTA)
能够清晰显示主动脉的形态、管腔狭窄程度等。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可获得主动脉的三维图像,准确判断主动脉硬化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动脉瘤等并发症。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但怀疑主动脉硬化的患者,CTA是重要的检查手段。
3.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对血管壁的显示较为清晰。可以用于主动脉硬化的检查,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通过MRA能够观察主动脉的血管形态、血流情况以及动脉硬化斑块的特征等。
二.血液检查
1.血脂检查
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其中,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当LDL-C水平升高时,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加速主动脉硬化的进程。
2.血糖检查
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久坐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定期进行血糖检查至关重要。
3.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也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低于10μmol/L,当水平升高时,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