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分急性与分泌性,急性起病较急多有突发耳痛、婴幼儿哭闹抓耳等表现可伴发热、听力减退等,感染累及鼓膜穿孔可耳道流脓;分泌性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及婴幼儿对声音反应迟钝等;处理上非药物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正确喂奶及让儿童做咀嚼吞咽动作促咽鼓管通畅,药物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分泌性有积液可医生评估鼓膜穿刺,疼痛明显用镇痛药物,儿童需家长密切观察耳部及全身情况,妊娠期用药需谨慎咨询医生权衡利弊。
一、中耳炎症状
1.急性中耳炎:起病较急,多有突发耳痛,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抓耳等,可伴发热(体温可达38℃~40℃),部分患儿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若感染累及鼓膜穿孔,可出现耳道流脓现象。
2.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婴幼儿可出现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一般无明显耳痛。
二、中耳炎处理方法
1.非药物干预: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水入耳;婴幼儿喂奶时需注意正确姿势,防止呛奶引发感染扩散;年龄较大儿童可适当进行咀嚼、吞咽动作,以促进咽鼓管通畅。
2.药物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中耳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遵医嘱选用相应抗菌药物);分泌性中耳炎若存在鼓室积液,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鼓膜穿刺等治疗;疼痛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缓解,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不合理用药。
3.特殊人群提示: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观察耳部及全身情况,及时就医,婴幼儿护理时应轻柔,避免损伤耳部;妊娠期女性患中耳炎用药需谨慎,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