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局部有早期间歇性隐痛后转持续剧痛夜间明显且儿童易被误为生长痛、病变部位现肿胀包块伴皮肤温度高静脉怒张质地硬活动差、累及关节致活动受限,全身有低热因肿瘤坏死吸收、消瘦乏力因肿瘤消耗营养代谢,儿童骨癌常见长骨两端如膝关节周围伴步态异常,成人骨癌与既往疾病、放射性物质接触相关长期骨骼疼痛经治不改善需警惕。
一、局部症状
1.疼痛:骨癌早期多表现为间歇性隐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疼痛往往较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影响睡眠。儿童骨癌患者疼痛可能被误认为是生长痛而容易被忽视,需特别留意。
2.肿块:病变部位可出现肿胀或包块,表面皮肤可能伴有温度升高、静脉怒张等表现,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3.功能障碍:肿瘤累及关节时,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影响肢体正常功能,例如下肢骨癌可能使患者行走困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骨癌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有关。
2.消瘦、乏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身体乏力等全身消耗表现,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消耗机体营养并影响正常代谢。
三、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骨癌常见于长骨两端,如膝关节周围,除上述局部症状外,可能因疼痛出现步态异常,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肢体活动情况,若有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肿胀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2.成人:成人骨癌可能与既往骨骼疾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相关,若长期存在某部位骨骼疼痛且经一般治疗无改善,应警惕骨癌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