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位癌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符合指征者采用局部切除术式,需综合多因素选术式;术后要定期随访监测,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有基础疾病者需更密切关注,患者还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手术治疗为主
肺原位癌是肺癌的最早期病变,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通常采用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等局部切除术式。这类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病灶,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例如,有研究显示,通过规范的局部切除手术,肺原位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且术后肺功能保留较好,能维持相对正常的生活质量。手术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部位、大小、身体状况等因素。对于年轻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能更好保留肺功能的术式;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评估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术式。
二、定期随访监测
患者在接受手术等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监测。随访内容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等,一般建议术后短期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以监测是否有肿瘤复发或新发情况。通过胸部CT可以清晰观察肺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病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原位癌患者,随访时需要更密切关注肺部功能变化以及肿瘤相关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患者对肿瘤复发等情况的耐受和发现。对于女性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激素等因素对肺部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但主要还是以肿瘤相关监测为主。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当运动等,这些对于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和维持身体健康都有积极作用。